輔仁大學
學術資源網

記錄編號6393
狀態NC094FJU00183027
助教查核
索書號
學校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舊系所名稱
學號491906144
研究生(中)李偉菁
研究生(英)Wei Jing Lee
論文名稱(中)台灣天主教會的大專青年團體—天主教大專同學會之研究:批判及建議
論文名稱(英)Taiwan Catholic University Youth Communities- A Study of The Chinese Catholic University Students Association: Critique and Suggestions
其他題名
指導教授(中)谷寒松
指導教授(英)
校內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全文不開放理由
電子全文送交國圖.同意
國圖全文開放日期.2006.08.28
檔案說明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01
學位類別碩士
畢業學年度94
出版年
語文別中文
關鍵字(中)天主教大專同學會 大專青年 台灣天主教會 青年福傳
關鍵字(英)
摘要(中)每一次參加營隊,總是會發現相同的問題:為什麼來來去去的都是這些人?不管是全國性的營隊或是教區的營隊,甚至堂區的營隊;從小學生、中學生到大學生,每次只要有營隊舉辦,只要需要大學生幫忙,工作人員都差不多是同樣的一批人,為什麼會這樣? 台灣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大專院校成立,大學錄取率已經超過九成,大學就學人口跟往年相比,多出了好幾倍。但是,教會內的大專學生卻愈來愈少,其實並不是就讀大專的人數變少,而是願意參與教會活動的青年人數變少了。 在上大學之前,筆者完全沒有聽過「天主教大專同學會」(以下簡稱大專同學會)這個團體,但其實早在筆者出生之前,這個由大專學生所組織的團體已經蓬勃發展了。從大二加入大專同學會,一直到大四畢業,自己感覺到天主所給的恩寵日益增多,和天主之間的關係也愈來愈深厚,可是,卻無奈地發現,願意和我們有相同經驗的人愈來愈少。很多教友學生對自己的信仰沒有興趣,認為教會是古老又保守的,參加聚會只有讀經、分享、彌撒,教會團體在他們的印象中,就是沈悶又無聊。但是,真的是這樣嗎?一樣都是由年輕人組成的團體,大專同學會與其他社團的差別只在於:我們有相同的信仰。年輕人的活力與熱情,在大專同學會中一樣展露、奔放。 即使是一開始很樂意參加聚會的學生,後來也有很多都離開了大專同學會。有些人認為活動太多,害怕會影響到學業;有些人認為參加只是在盡本分,不願意付出心力在超出本分外的事情;也有些人參加之後發現,基督教的活動資源更多、活動更吸引人、參加起來更輕鬆。 除此之外,經費與輔導的不足,也造成大專同學會的運作困難,學生必須兼顧課業和聚會活動,沒有全職的志工提供幫助,常常使得許多學生對聚會產生無力感,最後選擇放棄大專同學會的活動。而且,校內其他社團常常也會吸引許多學生參加,而面臨必須在大專同學會和其他社團之間做出選擇。 究竟我們所面臨的是什麼樣的困難?是外界的誘惑太多?或是我們的活動太少、營隊聚會不夠歡樂?還是我們的資源不足,而又缺乏能夠為學生服務的志工、輔導?其實,一個團體的興衰與否有著太多的原因,許許多多的問題堆積造成現在的狀況,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原因,並想辦法解決問題。 大專同學會陪伴筆者數年,求學過程中最精華的時期,全都奉獻在這個團體當中,不只重新尋回信仰,也結交許多有相同信仰背景的朋友。當筆者希望將重回天主懷抱的感動傳遞下去時,卻發現所面臨的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單純的環境了!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擁有許多的愛與支持,卻也面對很多挑戰及誘惑,如何讓信仰陪伴我們勇於對抗誘惑、接受挑戰,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個時候,一個信仰的團體便能發揮更大的功效,給予更多心靈上的幫助。但是,當團體遇到經營不善的問題,曾經接受過幫助的我們,也應該挺身而出,為使這個團體能夠繼續運作下去,並將它介紹給更多需要的人。 因此本研究的主旨便是藉由對大專同學會的研究,幫助教會探討大專青年福傳的問題,透過深刻的反省與檢討,提出建議。主要的目的是: 一、使教會重視傳承的急迫性。大專青年的福傳關係到未來成年教友對教會的付出,因為青年在求學時代就堅定自己的信仰,養成與教會互動的習慣,離開校園、走入社會之後,也能持續與教會保持良好的關係,並且將自己的經驗回饋給所屬的堂區、教區。 二、幫助大專同學會釐清目前的困境。大專同學會的分會數與參加人數日益減少,即使平時所舉辦的活動照常舉行,寒暑假的營隊與幹部訓練也都如往常般列入每年的行事曆之中,但卻無法吸引更多的大專青年學生參與。本研究希望能為大專同學會找出問題的癥結,釐清大專同學會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三、提出解決大專同學會目前所處困境的方法。在討論出困難之後,希望能以筆者本身的經驗,再參考其他信仰團體的作法,找出教會內大專青年福傳的問題,為大專同學會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希望能夠讓大專同學會積極改革,成為更多人願意參與的團體。 四、將大專青年學生的需求告訴教會。教會一直希望有年輕人的活力注入教會中,帶入新的想法與經驗,為教會增添活力,但是,常常也有許多年輕人的活動,無法得到教會的幫助,使得願意留在教會內的青年愈來愈少。目前大專同學會面臨的困難,有些仍需要教會一起幫忙協助,希望教會能夠藉由此研究瞭解大專青年的需要,並且能與大專青年團體合作、提供協助,彼此相輔相成。期待教會能更加茁壯,也有更多青年一起來為台灣教會的福傳工作努力。
摘要(英)
論文目次目錄 引言 P.1 第一章 緒論 P.3 第一節 研究動機 P.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P.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P.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P.8 第二章 天主教會與青年福傳工作 P.10 第一節 向青年福傳的聖經根源 P.10 第二節 普世教會的青年福傳環境 P.17 第三節 台灣教會目前的大專青年福傳工作 P.20 小結 P.25 第三章 天主教大專同學會 P.26 第一節 歷史與沿革 P.26 第二節 近代現況 P.32 小結 P.41 第四章 問卷分析與檢討 P.43 第一節 問卷資料統計與分析 P.43 第二節 反省與檢討 P.90 第五章 建議與展望 P.95 第一節 建議 P.95 第二節 展望 P.100 結論 P.104 參考書目 P.106 附錄一、歷屆世界青年日 P.113 附錄二、天主教大專同學會會章 P.116 附錄三、台灣天主教會的青年團體比較 P.121 附錄四、問卷 P.124 圖表目錄 圖表4-1:基本資料列表 P.45 圖表4-2:性別 P.46 圖表4-3:年齡 P.46 圖表4-4:領洗時的年齡 P.47 圖表4-5:家中信仰狀況 P.47 圖表4-6:是否因參加大專同學會而領洗 P.48 圖表4-7:所屬區會 P.49 圖表4-8:參加時間 P.49 圖表4-9:目前職業 P.50 圖表4-10a:從哪裡得知大專同學會這個團體-1 P.51 圖表4-10b:從哪裡得知大專同學會這個團體-2 P.52 圖表4-11a:選擇參加大專同學會的原因-1 P.52 圖表4-11b:選擇參加大專同學會的原因-2 P.53 圖表4-12:參與聚會的頻率 P.53 圖表4-13:曾經參加過大專同學會舉辦的全國性營隊與活動 P.54 圖表4-14:目前(或曾經)擔任的幹部?分會 P.55 圖表4-15:目前(或曾經)擔任的幹部?區會 P.55 圖表4-16:目前(或曾經)擔任的幹部?總會 P.56 圖表4-17a:曾經遇到的困難-1 P.56 圖表4-17b:曾經遇到的困難-2 P.57 圖表4-18:是否考慮不再參加 P.57 圖表4-19:不願意再參加大專同學會的原因 P.58 圖表4-20:可能不願意再參加大專同學會的原因 P.59 圖表4-21:大專同學會目前可能面臨到的問題 P.65 圖表4-22:大專同學會與教會的互動關係 P.77 圖表4-23a:目前教會已經提供給大專同學會的資源-1 P.77 圖表4-23b:目前教會已經提供給大專同學會的資源-2 P.78 圖表4-24a:教會可以提供給大專同學會的資源-1 P.78 圖表4-24b:教會可以提供給大專同學會的資源-2 P.79
參考文獻一、教會文件 ◎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編譯,《富於仁慈的天主》,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1981。 ◎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編譯,《論「人的工作」通諭》,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1981。 ◎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編譯,《論現時代的教理講授》,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1986。 ◎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編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1999。 ◎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主教團秘書處編譯,《「平信徒」勸諭》,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1989。 ◎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主教團秘書處編譯,《「救主的使命」通諭》,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1992。 ◎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編譯,《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1994。 ◎天主教教務協進會編譯,《天主教教理》,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1996。 ◎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教主教團秘書處編譯,《教會在亞洲》宗座勸諭,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2000。 二、中文專書 ◎王若瑟,《寫給現代青年》,香港:新生出版社,1950。 ◎戴尼洛著,沈士賢譯,《培育健全的青年》,南京:聖保祿會印書館,1950。 ◎Johnston, Leonard 著,周湛華譯,《天主的證人》,台中:光啟,1967。 ◎Babin, Pierre著,周龍、逢塵瑩譯,《青年心理與信仰》,台中:光啟,1970。 ◎謝南雄選譯,《天主教青年信仰輔導教學法》,台北:光啟,1971。 ◎田永正,《青年問題的分析與解答》,台北:光啟,1972。 ◎校園福音團契編著,《大專團契手冊》,台北:校園書房,1974。 ◎桑安柱,《青年人生階段》,香港:甘霖出版社,1974。 ◎中國天主教大專同學會編,《獻身與領導的實踐》,台北:天福,1978。 ◎盛常在,《耶穌的伙伴》,台中:光啟,1981。 ◎若望.格辣索主編,《青年問題與問題青年》,台北:慈幼出版社,1985。 ◎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編印,《天主教在台灣現況之研究》台北:天主教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1987。 ◎思高聖經學會編著,《聖經辭典》,香港:思高聖經學會,1988。 ◎校園福音團契同工著,《個人佈道手冊》,台北:校園書房,1989。 ◎郭維夏、趙威著,《中國大專學生信仰的探討》,台北:輔大出版社,1989。 ◎武金正,《解放神學》,台北:光啟,1990。 ◎朱秉欣,《教會與教育》,台北:光啟,1992。 ◎房志榮等編著,《宗教與人生》,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2。 ◎黃梓洋,《亞洲文化神學》,高雄:長春藤出版社,1992。 ◎中國主教團教育文化委員會,《青年共融與福傳文集》,台南:聞道,1993。 ◎祁克果著,陳俊輝譯,《祁克果語錄IV—宗教》,台北:揚智文化,1993。 ◎盧雲著,堵建偉譯,《生命中的耶穌—給年輕人的信》,香港:基道,1993。 ◎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編印,《天主教在台灣福傳推行評估研究報告》,台北:天主教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1994。 ◎思高聖經學會譯釋,《聖經》,台北:思高聖經學會,1995。 ◎張春申,《教會的使命與福傳:梵二之後三十年間的思想發展》,台北,1995。 ◎Benson, Warren S. and Mark H. Senter III 主編,《青年事工全書》,台北:中國主日學協會,1996。 ◎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神學辭典》,台北:光啟,1996。 ◎朱恩榮等編篆,《北區大專同學會白皮書》,台北:天主教大專同學會,1997。 ◎校園福音團契同工著,姚婉宜編,《大專團契手冊》,台北:校園,1997。 ◎Irwin, Paul B.,《教會青年的關顧與輔導》,香港:道聲出版社,1998。 ◎Shelton, Charles M., S.J.著,朱恩榮、姚翰玲譯,《從牧靈心理學的角度談倫理與青少年》,台北:光啟,1998。 ◎Shelton, Charles M., S.J.著,唐鴻譯,《青少年牧靈諮商》,台北:光啟,1998。 ◎陳南州、莊雅棠合編,《亞洲處境中的宣教》,台南:教會公報出版社,1998。 ◎Tobias, Michael and Jane Morrison and Bettian Gray著,薛絢譯,《心靈的殿堂》台北縣:立緒文化,2000。 ◎大專同學會編輯小組編著,《中國天主教大專同學會50週年紀念特刊》,台北:天主教大專同學會,2000。 ◎吳恩溥編著,《青年信仰問題》,台北:呼喊雜誌社,2001。 ◎張志剛,《宗教學是什麼》台北:揚智文化,2003。 ◎柯博識著述、呂慈涵編寫,《傳教神學》台北:光啟,2004。 三、中文期刊 ◎Rahner, Karl講,胡國楨譯,〈梵二基本神學思想的詮釋〉,《神學論集》,50期(1980),頁539-555。 ◎羅光著,〈當今中國大學生的價值觀〉,《益世雜誌》,8期(1981),頁38-40。 ◎朱恩榮著,〈基本教義講授經驗談〉,《神學論集》,57期(1983),頁489-494。 ◎谷寒松著、劉賽眉譯,〈亞洲神學開始引發問題(上)〉,《鼎》,14期(1983),頁6-10。 ◎谷寒松著、劉賽眉譯,〈亞洲神學開始引發問題(下)〉,《鼎》,15期(1983),頁11-15。 ◎天住著,〈大學生社會化問題〉,《益世雜誌》,41期(1984),頁38-40。 ◎譚錦榮著,〈普世青年節九五—回顧與前瞻〉,《神思》26期(1995),頁34-36。 ◎方永泉,〈宗教與道德間的關係—間論多元社會中的宗教與道德教育〉,《教育資訊集刊》25期(2000),頁99-125。 ◎蔡幸昇著,〈大專工作的獨特性與必要性〉,《新使者雜誌》,81期(2004),頁4-6。 ◎李信仁著,〈大專工作現象的描述與分析〉,《新使者雜誌》,81期(2004),頁7-9。 ◎陳宇碩著,〈大專工作者的夥伴—教會〉,《新使者雜誌》,81期(2004),頁19-21。 ◎卓宗仁著,〈地方教會如何支持大專工作〉,《新使者雜誌》,81期(2004),頁22-23。 ◎王安當著,〈獻禮的秘訣—世界青年的朝聖之旅〉,《?毅》532期(2005),頁29-36。 四、學位論文與研討會論文集 ◎郭青青,〈在提升國人生活素質中談宗教情操之培養〉,《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1982。 ◎李永真,《青少年宗教教育:蒙特梭利教育觀的探索與補充》台北縣: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鄭書青,《宗教信仰在防治青少年偏差行為之角色研究—一個實證模型之初探》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謝麗惠,《台灣地區天主教兒童宗教教育:以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檢視與展望》台北縣: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傅德玲,《在亞洲神學脈絡中試論台灣天主教會的青年福傳—以天主教大專同學會為例》台北縣:輔仁大學神學院教義系碩士論文,2005。 ◎潘春旭,《天主教台北都會區中年教友的福傳工作—以木柵復活堂為例》台北縣: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中國主教團教友委員會譯,《1983年亞洲教友大會會議文集—教友在教會在亞洲社會內的生活與使命》,1983。 ◎宗教教育與中國社會之發展討論會論文集,1989。 ◎天主教中國主教團宗教交談與合作委員會主辦,《宗教交談與合作第三屆講習會—教育工作與宗教交談》,1993年8月28-30日。 ◎詹德隆等合著,輔大宗教學系主編,《輔大宗教系2000年—宗教交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輔仁大學,2001。 五、外文專書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Michigan: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7. ◎Bultmann, Rudolf. The History of the Synoptic Tradi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68. ◎Lonergan, Bernard J. F. Method in Theology, Canada:Lonergan Research Institute, 1971. ◎Cliffs, Englewood. The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NJ: Prentice Hall, 1986. ◎Eliade, Mircea,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am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Rayan, Samuel, S.J. Decolonization of Theology, 1998. ◎Longman, Tremper III Daniel, The NIV Application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9. ◎FABC Papers. Methodology:Asia Christian Theology, Doing Theology in Asia Today, 2000. ◎FABC Conferences, Edmund Chia, FSC. Dialogue, Resource Manual for Catholic in Asia, Bangkok, FABC-OEIA, 2001. 六、外文期刊、論文 ◎Gutzler, Antoinette, MM. The Soteriology of Aloysius Pieris: An Asian Contribution, New York, not published, 2001. ◎Country Dreams, Asian Youth Ministers’ Meeting III(AYMM), India, FISI, 2003.08.16-21. 七、網路資源 ◎Choice選擇成長會網站,http://www.choice.org.tw/。 ◎天主教大專同學會,http://www.catholic.org.tw/ccusa/。 ◎天主教大專同學會網路日誌,http://www.wretch.cc/blog/CCUSA。 ◎天主教中學生聯會,http://www.ycs.org.tw/index.php。 ◎天主教北區大專同學會,http://www.tec.org.tw/ccun/index.htm。 ◎天主教台南大專中心,http://www.catholic.org.tw/tainaccc/。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http://www.catholic.org.tw/catholic/index.php。 ◎天主教雄區大專同學會,http://www. catholic.org.tw /ccusakh/。 ◎天主教資訊小集,http://www.catholic.org.tw/tw。 ◎亞洲青年日的歷史淵源,http://www.catholic.org.tw/cathlife/2001/2420/10.htm。 ◎香港天主教教區試聽中心,http://www.hkdavc.com/。 ◎校園使徒團,http://www.catholic.org.tw/ymn。 ◎校園福音團契,http://www.cef.org.tw/home.html。 ◎教育部,http://www.edu.tw/EDU_WEB/Web/E0001/index.htm。 ◎基督生活團,http://www.tec.org.tw/clc/。 ◎聖言會青年使徒種子月刊,http://www.catholic.org.tw/svd_tyam/0412.htm。
論文頁數129
附註
全文點閱次數
資料建置時間
轉檔日期
全文檔存取記錄
異動記錄M admin Y2008.M7.D3 23:18 61.59.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