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編號 | 6394 |
狀態 | NC094FJU00194001 |
助教查核 | |
索書號 | |
學校名稱 | 輔仁大學 |
系所名稱 | 法律學系 |
舊系所名稱 | |
學號 | 487666243 |
研究生(中) | 朱之琪 |
研究生(英) | CHU,CUIH—CHI |
論文名稱(中) | 論企業併購之內線交易 |
論文名稱(英) | Merger&Acquisition in Insider Trading |
其他題名 | |
指導教授(中) | 羅怡德 |
指導教授(英) | |
校內全文開放日期 | 不公開 |
校外全文開放日期 | 不公開 |
全文不開放理由 | |
電子全文送交國圖. | 同意 |
國圖全文開放日期. | 2006.04.11 |
檔案說明 | 電子全文 |
電子全文 | 01 |
學位類別 |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 94 |
出版年 | |
語文別 | 中文 |
關鍵字(中) | 內線交易
內部人交易
內部人
合併案
重要消息
重要消息成立時點
重要消息之公開
企業併購
內線交易實務案例 |
關鍵字(英) | Insider Trading
Mergers
acquisions
materiality
|
摘要(中) | 第一章:前言
介紹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及研究架構。
第二章:企業併購之意義、名詞解釋、及分類
由於本文之題目為企業併購之內線交易,故對企業併購之問題首先在本章加以著墨,於文中先說明企業併購之意義並解釋其相關名詞,而將企業併購分為資產或營業之取得、股份之取得及合併三個類型,分別加以論述。
第三章內線交易之規範
內線交易禁止之原由將在本章討論,為何要禁止內線交易?其目的與根據何在?而對於是否應立法規範內線交易之禁止規定,在一九六六年Manne教授之一篇論述中開啟了爭論,否定說立於效率之論點、肯定說由追求公平出發,然而無論是肯定說或否定說,在實證的實現上均有失周全,因此本章將以表格列出其各自之理由與實證上之結論。
由美國法禁止內線交易理論之演進中,介紹禁止內線交易之理論,分別有情報所有理論、忠實義務理論、不正取用理論。如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院長Rehnquist在Blue Chip Stamps v. Manor Drug Stores一案中所言,Rule 10b-5的發展係從立法上一粒小小的橡樹種子,平地長成的司法上高大的橡樹;本文將透過各種不同理論之發展來瞭解美國的實務,是如何將原本規範一般證券交易詐欺的條文Rule 10b-5,適用到規範於禁止內線交易。此外無論是日本或我國在證券交易的法制上,早期均只有一般證券交易詐欺禁止的立法,後來有鑑於內線交易的猖獗,造成證券交易市場的不公平等亂象,方為禁止內線交易的立法。至於一般證券交易詐欺禁止條款與內線交易禁止條款有何關連性?本章首由美國Sec. 10b& Rule 10b-5與內線交易、次由日本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與禁止內線交易條文之關係、再次由我國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一般詐欺禁止條款與內線交易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比較。最後將探討內線交易在刑法上保護之法益為何?內線交易行為其不法內涵是否應以刑法加以規範,作為本章之小結。
第四章內線交易與重要消息
內線交易之實例,早期在界定內部人範圍實有爭論,但於美國實務之演進中提出各種理論來企圖適用Rule 10b-5,日本、我國等成文法國家以明文在法條中列舉,多已於立法層次上解決了難題。由於內線交易案例更為複雜、一再創新,近期則對於重要消息之認定上適逢瓶頸,因此在本章中,將探討內線交易中之重要消息。首先仍由外國法例介紹,故由美國對於消息重大性認定之基準展開。日本之法制是將重要事實分為三大類:決定事實、發生事實、決算事實,以例示之方式規定,後再以補充條款規範,而日本最高法院對於重要事實先後於平成十年、十一年做出判決,該等判決對於重大性之認定上產生何種影響?,日本學者之見解為何?將予以摘譯。其後將上述法例與我國的制度比較檢討,本文先敘述學說對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之解釋,是為解釋論;再次將本文所能蒐集我國歷來實務案例加以歸納;最後試圖提出修正之建議。
於翻閱實務案例的同時,發現有部分實務見解及學說認為:「因重大消息成立時點至重大消息公開前為禁止內線交易之期間」,而謂:「重大消息成立時點,為判斷內線交易成立與否之前提」。由於事涉重大消息之認定,因此將之置於本章第二節、第三節討論。在本章第二節中,先就實務認定所謂「重大消息成立時點」之標準為敘述,接著就各個案例歸納為三大目,分別為公司董事長發生變動之重大消息成立時期、公司更新財測之重大消息成立時期、公司出售資產之重大消息成立時期,逐一就其認定重大消息成立時點而得之結論為分析。在第三節,將重大消息為分類,而得六大類,試圖由分類中探求是否所有重大消息皆得認定成立時點?可否由實務上所謂之形式標準來界定?重大消息成立時點是判斷內線交易之前提?進而探求內線交易重大消息之判斷,應由「個案中內部人知悉消息之始點判斷該消息之『重大性』」,或由「重大消息成立時期判斷該消息之重大性」?
第五章重要消息之公開
內線交易之所以產生,與證券市場資訊不平等之問題息息相關。故在本章中,將討論公司消息的公開義務,故由「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燈光是最好的警察」來論述消息公開之理念。在本章第二節,則由美國、日本及我國的制度介紹企業公開之規範。在第三節,由於公開在內線交易規範中,是一個解除禁止之規範,因此回歸問題之核心,將尋求出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公開」之意義。由學說、實務對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法律條文中「公開」之解釋,本文試圖予以定義。第四節,將對所蒐集之實務案例其公開之方式予以列舉,爾後以案例分析之方式,對各案例之公開是否符合上述之定義予以討論。最後第五節則為本章小結。
第六章企業併購之內線交易規範
內線交易之規範,可初步分為四大類,分別為內部人之範圍、重大消息之認定、禁止期間、交易行為與客體。於上述之第四章、第五章中因已就重大消息及禁止期間為論述,因此於本章中將著力於對內部人範圍之敘述。又本章之標題為企業併購中之內線交易規範,故將就企業併購消息之特殊性為立論。因此在本章第一節之美國法制,第一項將針對各規範理論之內部人範圍為釐定;第二項則對併購前磋商重大性之認定、及證管會對Rule 14-3之解釋及Rule 14-3在司法之實踐加以論述。在日本之立法例,對重大性之初步判斷係明文列舉並由行政命令之輕微基準作界定,已如前述;因此在本章第二節,除於第一項就第一百六十六條、第一百六十七條之行為主體予以介紹外,將於第二項中以本文第二章所述之併購類型而列舉出適用之輕微基準。
而對於我國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一項之內部人,學說上如何解釋?甫(九十五年一月十一日)公布之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於何處為修正?將於本章第三節第一項討論。而企業併購所涉及之重大消息應如何認定,對於併購之不確定性,將提出建議之判斷基準。又鑑於實務案例曾發生之廣大公司出售資產案、致福公司出售股權案、耀文公司合併案,本文將分別以前述之人、事、時、物四部分,依序檢討。
第七章結論
在本章中,經由本論文討論所獲致之結論,就我國現行內線交易規範,於制度面及實踐面為檢討整理外;如何在企業併購案例中,因應併購消息特性,而為其重大性之認定,將試著提出本文討論後之結論。
|
摘要(英) | Mergers and acquisions have become the most active business transactions in todays business world. This article try to discuss some cases in our court. |
論文目次 | 細 目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2
第三節 研究架構………………………………………………………………2
第二章 企業併購之意義、名詞解釋及分類……………………………………7
第一節 企業併購之意義………………………………………………………7
第二節 企業併購所涉及之名詞解釋…………………………………………9
第三節 企業併購之分類………………………………………………………10
第一項 前言…………………………………………………………………10
第二項 資產或營業之取得…………………………………………………12
第一款 資產取得之意義…………………………………………………12
第二款 資產取得之特性…………………………………………………12
第三款 資產取得之程序…………………………………………………12
第一目 以概括方式收購資產…………………………………………13
第二目 依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之方式收購資產………………………………………………………………13
第三目 子公司收購母公司全部或主要部分之營業或財產…………14
第四目 跨國為資產收購………………………………………………14
第三項 股權收購……………………………………………………………15
第一款 股權收購之意義…………………………………………………15
第二款 股權收購之分類…………………………………………………15
第一目 公開收購與非公開收購………………………………………15
壹、 公開收購…………………………………………………………15
貳、 非公開收購………………………………………………………16
第二目 善意收購、敵對收購與中立收購……………………………17
壹、 善意收購…………………………………………………………17
貳、 敵對收購…………………………………………………………17
參、 中立收購…………………………………………………………18
第三款 股權收購之方式…………………………………………………18
第一目 市場收購………………………………………………………19
壹、 意義………………………………………………………………19
貳、 實務實例…………………………………………………………19
參、 法定程序…………………………………………………………19
第二目 公開要約收買股權……………………………………………19
壹、 意義………………………………………………………………19
貳、 程序………………………………………………………………20
第三目 強制公開收購…………………………………………………22
壹、 立法目的…………………………………………………………22
貳、 意義………………………………………………………………22
第四目 競爭公開收購…………………………………………………23
第五目 協議收購………………………………………………………23
第六目 股分轉換………………………………………………………23
壹、 意義………………………………………………………………23
貳、 程序………………………………………………………………23
第七目 私募……………………………………………………………24
第四項 合併…………………………………………………………………25
第一款 合併之意義…………………………………………………… 25
第二款 合併之態樣…………………………………………………… 25
第三款 公司合併之分類……………………………………………… 26
第四款 合併之程序…………………………………………………… 26
第一目 通常合併……………………………………………………27
第二目 非對稱式合併………………………………………………28
第三目 簡易合併……………………………………………………28
第四目 金融機構合併法之規定……………………………………29壹、非農、漁會信用部之金融機構合併…………………………29
貳、農、漁會信用部之金融機構合併……………………………30
第三章 內線交易之規範…………………………………………………………33
第一節 禁止內線交易之目的…………………………………………………33
第一項 前言…………………………………………………………………33
第二項 應否禁止內線交易…………………………………………………33
第三項 禁止內線交易之目的………………………………………………39
第二節 內線交易規範之理論…………………………………………………40
第一項 資訊所有理論 (possess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 )……………… 41
第二項 忠實義務義務理論 ( fiduciary duty theory )………………………43
第三項 不正取用理論 (misappropriation theory )…………………………44
第四項 小結…………………………………………………………………46
第三節 證券交易法上上一般詐欺條款與內線交易…………………………47
第一項 一般反詐欺條款 1934 Act Sec. 10b & Rule 10b-5與內線交易…47
第二項 日本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與第一百六十六條、第一百六十七條……………………………………………………………………50
第一款 概說………………………………………………………………50
第二款 日本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與第一百六十六條、第一百六十七條之關係………………………………………………………51
第三項 我國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與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52
第一款 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52
第二款 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53
第四節 本章小結………………………………………………………………55
第一項 內線交易規範所保護之法益………………………………………55
第二項 內線交易行為是否為刑事不法行為………………………………55
第四章 內線交易與重要消息……………………………………………………59
第一節 重要消息之認定………………………………………………………59
第一項 美國法制對於「重大性」之認定…………………………………59
第一款 美國學說實務對「重大性」之判斷基準………………………59
第二款 公平揭露規則中對「重大性」之例示…………………………61
第二項 日本法制……………………………………………………………62
第一款 概說………………………………………………………………62
第二款 第一百六十六條第二項之重要事實……………………………63
第三款 關於重要事實之判決---第一百六十六條第二項第一款至第三款與第四款之關係…………………………………………………65
案例事實…………………………………………………………………65
本案爭點…………………………………………………………………65
本案見解…………………………………………………………………66
第四款 關於重要事實之判決---決定事實成為重要事實之時期………67
案例事實…………………………………………………………………67
本案爭點…………………………………………………………………69
本案見解…………………………………………………………………69
第三項 我國法制………………………………………………………………70
第一款 解釋論………………………………………………………………70
第二款 國內實務具體案例…………………………………………………72
第三款 立法論………………………………………………………………76
第一目 現行規定所遇之難題……………………………………………76
第二目 應否立法之辯證…………………………………………………77
第三目 小結………………………………………………………………78
第二節 重大消息「成立」之時期……………………………………………79
第一項 前言…………………………………………………………………79
第二項 就重大消息「成立時點」為實務案例分析………………………79
第一款 公司董事長發生變動之重大消息「成立」時期—精英公司董事長變動案…………………………………………………………80
案例事實…………………………………………………………………80
本案爭點…………………………………………………………………81
本案見解…………………………………………………………………81
第二款 公司更新財測之重大消息成立時期—精英公司更新財測案… 83
案例事實……………………………………………………………… 83
本案爭點……………………………………………………………… 84
本案見解……………………………………………………………… 84
第三款 公司出售資產之重大消息消息成立時期………………………86
第一目 廣大公司出售廠地案…………………………………………86
案例事實………………………………………………………………86
本案爭點………………………………………………………………86
本案見解………………………………………………………………87
第二目 台鳳公司出售土地案(二)…………………………………88
案例事實………………………………………………………………88
本案爭點………………………………………………………………88 本案見解………………………………………………………………89
第四款 小結………………………………………………………………90
第三節 重大消息成立時點是否為判斷內線交易成立之前提………………91
第一項 重大消息之類別……………………………………………………91
第二項 重大消息可以認定成立時點?……………………………………92
第三項 重大消息成立時點是否為判斷內線交易成立之前提……………94
第四項 小結…………………………………………………………………96
第五章 重要消息之公開……………………………………………………… 101
第一節 消息公開之理念…………………………………………………… 101
第二節 公開之規範………………………………………………………… 102
第一項 美國證券交易法制上公開之規範……………………………… 102
第一款 概說…………………………………………………………… 102
第二款 適時公開規範………………………………………………… 102
第三款 即時說明義務………………………………………………… 103
第四款 公平揭露規則………………………………………………… 104
第一目 制訂目的…………………………………………………… 104
第二目 規範內容…………………………………………………… 105
壹、 規範主體……………………………………………………… 105
貳、 規範客體……………………………………………………… 105
參、 揭露方法……………………………………………………… 106
肆、 法律效果……………………………………………………… 106
第五款 實務之運作…………………………………………………… 107
第一目 公開之方式………………………………………………… 107
第二目 接受期間…………………………………………………… 108
第二項 日本證券交易法第一百六十六條與第一百六十七條之「公開」108
第一款 概說…………………………………………………………… 108
第二款 第一百六十六條之公開……………………………………… 108
第三款 第一百六十七條之公開……………………………………… 109
第四款 學說之解釋…………………………………………………… 110
第三項 我國關於發行公司公開義務之規範…………………………… 110
第一款 證券交易法及施行細則之規定……………………………… 110
第二款 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 111
第三款 證券暨期貨機易委員會對公司併購之特別規定…………… 111
第一目 上櫃公司及興櫃股票公司合併或分割應注意事項……… 112
第二目 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 113
第三節 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之「公開」之意義,或「『公開』或
戒絕交易原則」之『公開』……………………………………… 114
第一項 實務見解………………………………………………………… 114
第二項 學說見解………………………………………………………… 115
第三項 小結……………………………………………………………… 116
第四節 我國現行實務見解與案例分析…………………………………… 116
第一項 內線交易案例其公布重大消息之方式………………………… 116
第二項 實務案例分析…………………………………………………… 119
第一款 向證券交易所申報消息—南橋公司案……………………… 119
第二款 登載於公司編印之刊物—台鳳公司案(一) ………………… 119
第三款 消息已經由媒體廣為報導—中纖公司案、新亞公司案、台
(一)、統一公司案………………………………………………120
案例事實(關於公開部分)………………………………………… 120
本案爭點……………………………………………………………… 121
本案見解……………………………………………………………… 121
案例研析……………………………………………………………… 122
第四款 於股東大會中公佈消息—順大裕公司案…………………… 123
案例事實……………………………………………………………… 123
本案爭點……………………………………………………………… 123
本案見解……………………………………………………………… 123
本案研析……………………………………………………………… 124
第五款 輸入股市觀測站……………………………………………… 125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25
第六章 企業併購之內線交易規範…………………………………………… 129
第一節 美國法制…………………………………………………………… 129
第一項內部人之範圍……………………………………………………… 129
第一款 資訊所有理論下之內部人範圍……………………………… 130
第二款 忠實義務理論下之內部人範圍……………………………… 130
第三款 不正取用理論下內部人之範圍……………………………… 132
第四款 Rule 14e-3.之內部人範圍………………………………………132
第一目 概說………………………………………………………… 132
第二目 Rule 14e-3採資訊所有理論…………………………………132
第二項 重大性之認定…………………………………………………… 134
第一款 就原則性內容已達成合意…………………………………… 134
第二款 否認併購消息即是重大性…………………………………… 135
第三款 可能性、影響程度權衡之認定基準………………………… 136
第四款 已採取重要步驟為公開收購股權即是重大性……………… 137
第一目 證管會對Rule 14e-3之明文解釋………………………… 137
第二目 司法實務的實踐…………………………………………… 138
第三項 小結……………………………………………………………… 139
第二節 日本法制…………………………………………………………… 139
第一項 日本證券交易法第一百六十六條及第一百六十七條之行為主體………………………………………………………………… 139
第一款 第一百六十六條之行為主體………………………………… 140
第二款 第一百六十七條之行為主體………………………………… 141
第二項 企業併購之重要事實…………………………………………… 142
第一款 營業讓與……………………………………………………… 143
第一目 買方之公開發行公司直接為營業受讓…………………… 143
第二目 買方之公開發行公司以子公司為營業受讓……………… 143
第三目 賣方之公開發行公司自身為營業讓與…………………… 144
第四目 賣方之公開發行公司讓與其子公司之營業……………… 144
第二款 股份取得……………………………………………………… 144
第一目 於證券市場收買股權……………………………………… 144
壹、 收買股權而取得他公司過半數表決權之情形……………… 144
貳、 因收買股權而取得他公司半數以下表決權之情形………… 144
參、 由子公司為收買股權之情形………………………………… 145
肆、 子公司過半數表決權之股份為他公司取得………………… 145
第二目 標地公司向買收者(特定第三人)發行新股而使之取得該公司股份………………………………………………………… 145
第三目 因股份轉換而取得他公司股權…………………………… 146
壹、 公開發行公司為股份轉換而取得他公司股權……………… 146
貳、 公開發行公司以其子公司為股份轉換而取得他公司股權… 146
第四目 公開要約收買股權………………………………………… 146
第三款 合併…………………………………………………………… 147
第一目 對他公司吸收合併………………………………………… 147
第二目 子公司與他公司為合併…………………………………… 147
第三節 我國法制…………………………………………………………… 148
第一項 內線交易之內部人……………………………………………… 148
第一款 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一項之學說解釋…………………… 148
第一目 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一項第一款董事、監察人、經理人148
第二目 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一項第二款持股百分之十以上之股東…………………………………………………………… 150
第三目 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一項第三款基於職業關係或控制關係而獲悉消息之人…………………………………………… 151
第四目 消息受領人………………………………………………… 151
第二款 學說上之立法建議…………………………………………… 152
第二項 涉及企業併購之重大消息……………………………………… 153
第一款 併購消息因具有變動性,其重大性之判斷應適用Basic一案之基準……………………………………………………………… 153
第二款 營業取得之實務案例分析—廣大公司案…………………… 154
案例事實……………………………………………………………… 154
本案判決……………………………………………………………… 154
本案研析……………………………………………………………… 155
第三款 股份移轉之實務案例分析—致福公司案…………………… 157
案例事實……………………………………………………………… 157
本案判決……………………………………………………………… 158
本案研析……………………………………………………………… 158
第四款 合併之實務案例分析—耀文公司合併案…………………… 159
案例事實……………………………………………………………… 159
本案判決……………………………………………………………… 159
本案研析……………………………………………………………… 160
第七章 結論…………………………………………………………………… 163
附錄一:日本證券交易法第一六六條、第一六七條之摘譯……………………壹
附錄二:我國實務內線交易案件之整理…………………………………………伍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壹、書籍
1 王文宇 著,公司與企業法制,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121),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元照出版公司出版,二00三年一月。
2 王泰銓 著,歐洲事業法(一)歐洲公司企業組織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出版,民國八十七年初版一刷。
3 方嘉麟 著,公司兼併與集團企業,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叢書(三十四),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民國八十三年。
4 伍忠賢 著,企業購併聖經,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發行,一九九八年八月初版一刷。
5 柯方枝 著,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印行,增訂版五版二刷。
6 柯方枝著,公司法論,一九九七年十月版。
7 柯方枝 著,公司法要義,三民書局印行。
8 林山田 著,刑法通論(上冊),增定六版,一九九七年。
9 林國全 著,證券交易法研究,元照出版公司出版,二000年九月。
10林潔夫、林美月 著,股票實質買賣決策—股票低買高賣之決策法則,寶川出版社出版,九十年六月。
11黃日燦 著,法律決勝負企業併購與技術授權,天下雜誌印行。
12陳春山 著,企業併購及控股公司法實務問題,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二00二年八月一版。
13陳共、周生業、吳曉求 主編,公司購併原理與案例,中國人民大學證券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證券業培訓中心組織編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一九九六年八月。
14曾宛如 著,證券交易法原理,元照出版公司經銷,二00五年三月,三版第一刷。
15曾宛如 著,證券交易法原理,翰盧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二00一年十二月二版。
16劉連煜 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元照出版公司。
17劉連煜 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二),元照出版公司。
18劉連煜 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三),二00二年五月初版,元照出版公司。
19劉連煜 著,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公司經銷,二00四年九月,增定三版第一刷。
20賴英照 著,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第一冊,作者自印,民國八十五年八月再版七刷。
21賴英照 著,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第四冊,作者自版,民國八十五年八月再版七刷。
22賴英照 著,證券交易法專題研究基本教材,作者自印,民國九十一年二月
23羅怡德 著,企業組織法論集,輔仁大學法學叢書專論題(14),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初版。
24羅怡德 著,證券交易法—禁止內部人交易,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民國八十年三月。
二、期刊文獻
1江豐勢 著,內線交易之探討,今日會計,第八十四期,民國九十年九月。
2伍思吟 著,從法制觀點論內線交易,證券暨期貨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七期。
3吳克昌 著,我國與美日兩國關於規範內線交易立法之探討,證交資料第四一八期,民國八十六年二月。
4吳崇權 著,我國有關內部人交易之禁止規定(上),證券管理第八卷第十期,七十九年十月。
5李開遠 著,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有關股市「內線交易」犯罪行為構成要件及其相關責任之探討,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三期。
6李智仁、洪培睿 合著,論公開收購前內線交易認定時點之問題,證券及期貨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七期,九十三年七月。
7林國全 著,企業內容之公開,月旦法學雜誌,第十八期,八十五年十一月。
8林國全 著,公開收購股權之資訊公開,月旦法學雜誌,第十九期,八十五年十二月。
9林國全 著,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內部人交易禁止規定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四十五期。
10林國全 著,日本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九十條之二—內部人交易之禁止,證券管理季刊,七卷八期。
11林國全、陳錦璇、蓋英華 合著,證券交易法第三十六條第二項第二款所定「重大性」及「事實發生日」之定義研究,台北市政券商同業公會委託,八十 四年十月三十日印行。
12林麗香 著,禁止內部人交易之修法方向,月旦法學雜誌第三十九期,一九九八年八月。
13耿一馨 著,美國聯邦最高法院United States v. O’Hagan判決對於內線交易規範之衝擊,證券暨期貨管理,第十七卷第十期,民國八十八年十月。
14陳峰富 著,內線交易重大訊息具體要件與成立時點之界定,政大法學評論,第七十九期,九十三年六月。
15莊永丞 著,A Critique of U. S.Insider Trading Regulation Theory,中原財經法學,2001年。
16曾宛如 著,英國公開收購制度之架構,萬國法律第一0五期,一九六年六 月。
17賴源河 著,證券交易法之公平機制,月旦法學創刊號,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五日出版。
18羅怡德 著,試論證券交易法,法令月刊第四十七卷第一期。
三、學位論文
1劉連煜 著,論證券交易易法上之民事責任,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2郭土木 著,董監事、經理人、大股東之股權管理,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3郭傳賢 著,內線交易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
4武永生 著,「證券市場內線交易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年七月。
5王志誠 著,「企業併購法律規範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
6耿一馨 著,敵對性企業買收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七月。
7張令慧 著,「公司購併法律問題之研究?中美兩國對兩階段式公司購併之法律制度的比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8林邦樑 著,論證券交易法上之企業內容繼續公開,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五月。
9阮品嘉 著,「公開收購前內線交易問題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10王士珮 著,證券交易法上一般反詐欺條款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11劉俊良 著,「公司分割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12陳靜玲 著,以企業分析之觀點論內線交易規範,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13江俊彥 著,從「資訊不對稱」觀點論公司併購消息之規範,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14袁義昕 著,從資訊財產權觀點論證券市場內線交易,私立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九十年。
15林中一 著,證券交易法上內線交易行為構成要件認定之研究—以實際案例之分析為中心」,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16錢衍蓁 著,「企業併購相關法律規範之研究—以企業併購法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17吳元耀 著,美國、日本、德國及我國內線交易刑法規制之比較以及內線交易除罪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18林繼耀 著,資訊公平揭露與終結內線交易,中原財經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九十一年六月。
19簡志龍 著,從美國法制論我國內線交易之防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一月。
20林修平 著,內線交易問題之研究—以股東「出售股權」規定為核心,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七月。
21陳峰富 著,關係企業證券交易違法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七月。
四、專題報告與專題講座
1企業併購法律座談會,發表人—王泰銓,台灣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月旦法學雜誌主辦,月但法學八十二期,二00二年三月。
2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九十年專題研究報告,內線交易刑事責任再解析—從實際案例探討研究報告,民國九十年九月。
3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九十三年專題研究報告,加強內線交易之防制專題報告,民國九十三年三月。
4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編印,「證券交易法違法案件查核作業手冊」。
五、網路資料及其他
1梁永煌,台灣購併股票投資學—搶搭車常常搭錯車,http :// monthly . wealth . com . tw / 230 / 23076 . htm.
2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八月十三日,聯合報A3版。
貳、日文部分:
一、 書籍
1 金子 宏、新堂幸司、平井宜雄 編著,「法律學小辭典」,有斐閣,一九九九年二月三版一刷。
2並木俊守 著,內部者取引?規制—????一取引?禁止,日本法令印行,昭和六十三年(1988)。
3並木俊守 著,日米????一取引法?企業買收法,中央經濟社出版,1989年。
4島袋?男 著,????一取引規制—????????法理?發展—,法律文化社,一九九三年九月。
5河本一郎、竹中正明、?要 監修,証券取引?法務對策300講,財?法人金融財政事情研究會編,平成八年五月二十一日一刷。
6河本一郎 監修,逐條解說證券取引法,商事法務,2002年新定版。
7神田秀樹監修,川村和夫、野村證券株式會社法務部編集,註解證券取引法,有斐閣出版,平成九年。
8神崎克郎先生還曆紀念,逐條、證券取引法—判例?學說—,岸田雅雄、森田章、近滕光男編輯,發行者:相澤幸雄,發行所:財團法人商事法務研究會發行,平成十一年十月十一日,初版一刷。
二、期刊論文
1?田淳二 著,企業買收??????一取引規制(1),商事法務,一一九二期,一九八九年九月五日。
2?田淳二 著,企業買收??????一取引規制(3),商事法務,一一九五期,一九八九年十月五日。
3近藤光男 著,?????一取引????重要事實_日本織物加工株事事件判決?????_,商事法務,一五二一期,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4神山敏雄 著,?????一取引規制????証券取引法一六六?二項一????三??四???係,判例評論四八一號。
5丹羽繁夫 著,?????一取引規制?基礎???「重要?事實認定」再論,金融法務事情,一五五三號,平成十一年。
6黑沼悅郎 著,?????一取引????「決定????重要事實」?意義—日本織物加工株?????一取引事件最高裁判決—,商事法務,一六0九期,二00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7松井秀樹 著,?????一取引規制??遷?現行制度?概要,商事法務,一六七九期,二00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8三浦州夫、吉川 純 合著,株式?公開買付??買集???????一取引規制〔上〕,商事法務,一七一八期,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參、英文部分:
1.Henry G. Manne,Insider Trading and the Stock Market,1966。
2.Henry Campbell Black , Blacks Law Dictionary , fifth edition , West Publishing Co. 1979。
3.Robert C. Clark, Corporation Law,1986。
4.Farra’s Company Law , Butterworths(London & Edinburgh ), 2n ed , 1988 。
5.Weinberg and Black on Take-over and Mergers , Sweet & Maxwell (London), 1989。
6.Arshadi, Eysell, the Law and Finance of Corporate Insider Trading,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1993。
7.Soderquist , Securities Regulation , 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94)。
8.Louis Loss & Joel Seligman,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3rd (1995)。
9.Thomas Lee Hazen,The Law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3rd ed.,(1996)。
10.Alan Strudler & Eric W. Orts, Moral Principle in the Law of Insider Trading, 78 Tex. L. Rev.(1999)。
11.Bernard S. Black, The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Preconditions for Strong Securities Markets, 48 UCLA L. Rev.(2001)。
|
論文頁數 | 205 |
附註 | |
全文點閱次數 | |
資料建置時間 | |
轉檔日期 | |
全文檔存取記錄 | |
異動記錄 | M admin Y2008.M7.D3 23:18 61.59.16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