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
學術資源網

記錄編號6399
狀態NC094FJU00194006
助教查核
索書號
學校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舊系所名稱
學號491666067
研究生(中)林雪容
研究生(英)LIN,HSUEH-JUNG
論文名稱(中)競爭法上行政和解契約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
其他題名
指導教授(中)張懿云
指導教授(英)
校內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全文不開放理由
電子全文送交國圖.同意
國圖全文開放日期.2006.12.31
檔案說明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01
學位類別碩士
畢業學年度94
出版年
語文別中文
關鍵字(中)行政和解契約 協議命令 協議裁決 競爭法
關鍵字(英)Consent Order Consent Decree
摘要(中)電腦的使用乃是現行E化的日常生活活動之一,於軟體作業系統中,美商微軟公司生產之作業系統,在世界各國均具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微軟案可說是近年來各國競爭法,針對軟體產業所處理之案件中最受矚目之案件。美國於前後歷經聯邦交易委員會及司法部,分別歷時兩年及五年之調查後,與微軟公司達成和解協議。歐盟執委會則於歷經六年的調查時間後,對之作成高達四.九七億歐元(約新台幣二○二億元)罰款之行政處分。而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亦於經過約半年之調查後,同意臺灣微軟公司所提出之行政和解契約請求。 往昔政府機關得否與人民締結行政和解契約並非無疑,但此等行政行為方式目前多受各國競爭法制肯認,究竟締結行政和解契約之要件為何?其程序有無特別規定?是否符合經濟效率?於競爭法上之適用情形為何等問題,乃是本文所欲探討之問題。
摘要(英)
論文目次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架構 第一項 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二項 研究架構 第二章 行政和解契約制度概說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行政和解契約之性質、定義與適用 第一項 行政和解契約之性質 第二項 行政和解契約之定義 第三項 行政和解契約之適用 第一款 容許性問題 第二款 性質上不得締結之爭議 第三款 契約標的 第三節 行政和解契約之要件 第一項 行政和解契約之一般要件 第一款 行政程序法總則之規定 第二款 行政程序法中行政契約之規定 第三款 準用民法相關規定之要件 第二項 行政和解契約之特別要件 第一款 行政程序和解契約之特別要件 第二款 行政訴訟和解契約之特別要件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行政和解契約之經濟分析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法律經濟分析常用之原理 第一項 無所不在的成本 第一款 交易成本 第二款 機會成本 第二項 效率考量 第三項 市場失靈 第四項 小結 第三節 行政和解契約之經濟分析 第一項 經濟誘因 第一款 一般和解契約之經濟誘因 第二款 行政和解契約之經濟誘因 第二項 時間分析 第一款 一般和解契約的時間分析 第二款 行政和解契約的時間分析 第三項 司法審查機制 第四項 交換資訊之影響 第一款 自願交換資訊 第二款 非自願交換資訊 第三款 交換資訊對行政和解契約之影響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競爭法上行政和解契約之法源與實務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歐體競爭法之法源依據與實務 第一項 法源依據 第一款 17/62指令 第二款 1/ 2003指令 第二項 相關案例 第三節 美國競爭法之法源依據與實務 第一項 法源依據 第一款 反托拉斯程序與制裁法 (Antitrust Procedures and Penalties Act) 第二款 協議命令(Consent Order) 第三款 協議裁決(Consent Decree) 第二項 相關案例 第一款 United States v. Gillette (Gillette案) 第二款 United States v. National Broadcasting Co.(NBC案) 第三款 United States v. AT&T(AT&T案) 第三項 小結 第四節 我國競爭法之法源依據與實務 第一項 法源依據-公平交易委員會締結行政和解契約處理原則 第一款 制訂背景 第二款 制訂沿革 第三款 內容評析 第二項 相關案例 第一款 英代爾案 第二款 馬特拉案 第三款 三陽機車案 第四款 湯普笙案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競爭法上行政和解契約於軟體產業之實例分析-以微軟案為討論中心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軟體產業之競爭特質與影響 第一項 軟體產業之競爭特質 第一款 成本結構與定價方式 第二款 網路效應 第三款 相容性與形成標準的需求 第四款 鎖定效應 第五款 非耐久財特質 第六款 時間因素 第二項 軟體產業競爭特質對競爭法上行政和解契約之影響 第三節 軟體產業締結競爭法行政和解契約實例分析-以微軟案為討論中心 第一項 美國微軟案處理過程 第一款 產業背景 第二款 案情介紹 第一目 一九九五年微軟案 第二目 一九九八年微軟案 第二項 我國微軟案處理過程 第一款 案情介紹 第二款 爭點分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中文資料:(按姓名筆畫排序) 一、書籍: 1.Adam 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謝榮林、李華夏譯,國富論,先覺出版社,2002年。 2.Carl Shapiro、Hal R. Varian著,張美惠譯,資訊經營法則,時報文化,1999年5月。 3.David D. Friedman、Law’s Order,徐源豐譯,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先覺出版社,2002年。 4.王文宇,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 5.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五南圖書公司,2000年。 6.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2年6月。 7.李建良、李惠宗、林三欽等合著,行政法入門,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 8.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元照出版公司,初版一刷,2004年5月。 9.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務,增訂八版,作者自刊,2004年8月 10.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修訂版,作者自刊,1999年5月。 11.吳庚大法官榮退論文集-公法學與政治理論,元照出版公司,初版一刷,2004年10月。 12.吳秀明,競爭法制之發軔與展開,元照出版公司,初版一刷,2004年11月。 13.林立,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學林出版,一版,2004年4月。 14.邱聯恭,程序制度機能論,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三民書局總經銷,初版,1996年。 15.何之邁,歐洲共同體競爭法論,三民書局總經銷,1999年5月。 16.高希均、林祖嘉、李誠、周行一合著,經濟學的新世界,天下文化,一版,2002年。 17.翁岳生編,行政法二○○○,翰蘆圖書出版公司,二版二刷,2000年7月。 18.翁岳生編,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11月 19.徐瑞晃,行政訴訟和解之研究,司法院研究年報,第23輯,第17篇,司法院印行,92年11月。 20.陳計男,行政訴訟法釋論,作者自刊,2000年。 21.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作者自刊,增訂三版,2000年。 22.陳敏,行政法總論,神州圖書出版公司,修訂4版,2004年11月。 23.陳麗娟,阿姆斯特丹條約解讀,五南,1999年5月。 24.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經濟學,翰盧圖書出版總經銷,初版,1998年5月。 25.馮震宇,智慧財產權發展趨勢與重要問題研究,元照出版公司,初版一刷,2003年10月。 26.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出版,1999年。 27.黃宗樂教授六秩祝賀論文集-公法學篇(一),學林出版公司,2002年5月。 28.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元照出版公司,初版一刷,2002年9月。 29.葉俊榮,面對行政程序法-轉型臺灣的程序建制,元照出版公司,初版一刷,2002年3月。 30.楊雲明,個體經濟學,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再版,1999年。 31.熊秉元,熊秉元漫步法律,時報出版,初版一刷,2003年8月。 32.劉孔中,公平交易法,元照出版,初版一刷,2003年10月。 二、期刊: 1.何靜嫻譯,寇斯定理,經濟前瞻,第7卷第一期,1992年。 2.張向昕,美國司法部與微軟公司之論戰,公平交易季刊,第六卷第一期,1998年1月。 3.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知識經濟小組,知識經濟對競爭政策的挑戰及其因應之道,公平交易季刊,第十卷第四期,2002年10月。 4.周崇輝、林建甫,新經濟的省思,貨幣市場,第五卷第一期,2001年2月。 5.邱垂泰、簡維能著,美國司法部控訴微軟反托拉斯案探析,立法院院聞,第二十七卷十二期,1999 年12 月。 6.朗偉芳,知識與資訊經濟的特質與挑戰—美國新經濟經驗與啟示,財稅研究,第三十三卷第三期,2001年5月。 7.盛子龍,當事人互相讓步作為行政訴訟和解之要件,月旦法學教室,第十五期,2004年1月,頁22。 8.盛子龍,當事人對訴訟標的之處分權作為行政訴訟上和解之容許性要件-以稅務訴訟上事實和解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七十一期,2005年6月,頁56。 9.崔汴生,美國司法部及各洲控告美國微軟公司案,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五十二期,2003年6月。 10.程明修,行政契約標的理論,月旦法學教室,第八期,九十二年六月。 11.劉孔中,略論公平交易委員會行政和解之實務與法理,律師雜誌,第二三五期,八十八年四月。 12.劉紹樑,「從寇斯看經濟分析法學」,經濟前瞻,第七卷第一期,1992年。 13.劉靜怡,初探網路產業的市場規範及其未來:以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案的發展為主軸,臺大法學論叢,第二十八卷第四期,1999年7月。 14.劉靜怡,從美國法制經驗看網際網路時代的反托拉斯法:政府管制介入科技創新發展的迷思?,政大法學評論,第六十七期,2001年9月。 15.熊秉元,「市場之尺」和「心中之尺」─論釋寇斯定理和布坎楠對寇斯定理的質疑,經濟論文,第二十一卷,第二期,1993年。 16.熊秉元,經濟學和法律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二十一期,1997年。 17.謝杞森,公平交易法案件締結行政和解契約的探討,公平交易季刊,第九卷第四期,2001年10月。 18.戴豪君,軟體世紀的反托拉斯案件-微軟所面對的挑戰,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第十七期,1998 年4 月。 19.謝佩芬,行政管制走向下反托拉斯法規範手段之研究-以「協議裁決」為中心,公平交易季刊,第十三卷第一期,2005年1月。 20.蕭文生,行政契約書面方式之意義,月旦法學雜誌,第八十三期,2004年4月。 21.蘇永欽,「非正式程序」與「補充性規則」-簡介二個落實公平交易法的重要機制(上),經社法制論叢,第七期,1991年1月。 三、研究計畫: 1.翁岳生計劃主持,行政程序法之研究:行政程序法草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0年12月。 2. 許宗力、劉宗榮、劉孔中主持,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行政程序建制原則之研究,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出版,1998年6月。 3.陳愛娥計劃主持,行政契約之研究,法務部研究計劃,2004年12月。 4.陳志民計劃主持、吳秀明協同主持,事業以聯合行為或濫用市場地位調漲價格經處分後,要求回復原價之探討,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九十年度合作研究報告,2001年。 5. 廖義男計畫主持,公平交易法之註釋研究系列(三),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5年12月。 四、學位論文: 1.王耀慶,歐盟競爭法程序規範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2.吳東都,行政撤銷訴訟的訴訟標的,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3.李旭銘,政府採購法不良廠商爭議問題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2月。 4.林達峰,策略性行為與競爭法之研究-以美國微軟案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5.高仁川,資訊公開制度之理論與實際,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6.張永健,論藥品、健康食品、食品之管制,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7.陳彥希,契約法之經濟分析,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8.楊佳憲,網路外部性與競爭規範-微軟之反托拉斯案件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9.謝杞森,公平交易法的行政程序與爭訟-以我國實務探討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5月。 10.藍啟仲,美國反托拉斯法與軟體業之競爭,台北大學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1.蘇珍芬,商品製造人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經濟分析,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英文資料:(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序) 一、書籍 1. Bellamy/ Child、Common Market Law of Competition 、1993 2. Simon Bishop & Mike Walker、The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Law、2 th ed.、London、Sweet & Maxwell Ltd、2002 3. Ronald H. Coase、The Firm、the Market、and the Law、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e、1988 4. Robert Cooter & Thomas Ulen、Law and Economics、4th ed.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 Inc.、2004 5. Stephanie W. Kanwit and publisher's editorial staff、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Current through the September 2003 Update、Chapter 12. Consent Orders、1 Fed. Trade Comm'n. § 12: 6 、2003 6. Michael L. Katz & Carl Shapiro、Antitrust in Software Market、Competition、Innovation and the Microsoft Monopoly: Antitrust in The Digital Marketplace、Jeffrey A. Eisenach & Thomas M. Lenard、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7. Robert J. Levinson 、Efficiency Lost ? The Microsoft Consent Decree 、in Malcolm B. Coate & Andrew N. Kleit ed.、The Economics of the Antitrust Process 、1996 8. Robin Paul Malloy、Law and Economics: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Theory and Practice、West Publishing Co.、1990 9. Nicholas Mercuro & Steven G. Medema、Economics and The Law: From Posner to Post-Modernism、1998 10. William H. Page、John E. Lopatka 、Network Externalities、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2001 11.Richard A. Posner、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5th ed. A Division of Aspen Publishers、Inc.、1998 12. Ritter/Braun/Rawlinson 、EEC Competition Law 、1991 13. Don E. Waldman & Elizabeth J. Jense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2nd ed.、2001 14. Richard O. Zerbe、JR.、Economic Efficiency in Law and Economics、2001 二、期刊 1.Lloyd C. Anderson、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Antitrust Consent Decrees、and the need for a Proper Scope of Judicial Review、Antitrust Law Journal、65 Antitrust L.J. 1、1996 2.Van Bael ,The Antitrust settlement practice of the EC Commission 、C.M.L.Rev 、Vol 23、1986 No.1 3.William J. Baer、David A. Balto、New Myths and Old Realiti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ntitrust Enforcement、1999 Colum. Bus. L. Rev. 207 4.Timothy J. Brennan 、Do Easy Cases Make Bad Law ? Antitrust Innovations or Missed Opportunities in 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 、69 Geo. Wash. L. Rev.1056 、2001 5.Jeremy L. Bulow 、Durable-Goods Monopolists、90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2 6.Stephen Calkins、In Praise of Antitrust Litigation: The Second Annual Bernstein Lecture 、Saint John's Law Review、Winter 1998 7.Ronald Coase、Durability and Monopoly、15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72 8.James Daly、The Robin Hood of the Rich、Wired magazine、Aug 1997 9.Green、The 1982 AT & T Consent Decree- Strengthening the Antitrust Procedures and Penalties Act、Howard Law Journal 27、1984 10.Justin Dingfelder & Sandra Brickels、To Protect Consumers、The FTC Means Business、Federal Lawyer、January、1998 11.John W. Fletcher,Modification of Mutual Consent Order Reversed、Lawyer Journal、May 2003 12.Paul W. MacAvoy and Kenneth Robinson、Winning by Losing: The AT&T Settlement and Its Impact on Telecommunications、1 Yale J Reg 1 13.Note、Antitrust and the Information Age: Section 2 Monopolization Analyses in the New Economy、114 Harv. L. Rev. 1629、2001 14.S. L. Weisburst、Judicial Review of Settlements and Consent Decree: An Economic Analysis、28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55、1999 15.James Rob Savin、Tunny Act 96』: Two Decades of Judicial Misapplication 、Emory Law Journal、Winter 1997 16.Max Schanzenbach、Network Effects and Antitrust Law : Predation Affirmative Defenses、and the Case of U.S. v. Microsoft 、2002 Stan. Tech. L. Rev.、2002 德文資料:(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序) 1.Eyermann/ Frohler、Verwaltungsgerichtsordnung 、11.Aufl.、2000 2.Hans-Gunter Henneke、Verwaltungsverfahrensgesetz ,6.Aulf.1998 3.Hufen,Verwaltungsprozessrecht、4.Aufl.,2000 4.Kopp/ Ramsauer 、Verwaltungsverfahrensgesetz 、8.Aufl.、2003 5.Kopp/Schenke、Verwaltungsgerichtsordnung,11.Aufl.,1998 6.Stelkens/ Bonk /Sachs、Verwaltungsverfahrensgesetz 、6.Aufl.、2001 7.Tiedemann、in : Obermayer、Verwaltungsverfahrensgesetz、3.Aufl.、1999 8.Ule/ Laubinger、Verwaltungsverfahrensrecht,4.Aufl.,1998 9.Wolff/Bachof/Stober 、Verwaltungsrecht、Bd.2,6.Aufl.、2000
論文頁數
附註
全文點閱次數
資料建置時間
轉檔日期
全文檔存取記錄
異動記錄M admin Y2008.M7.D3 23:18 61.59.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