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編號 | 6408 |
狀態 | NC094FJU00194015 |
助教查核 | |
索書號 | |
學校名稱 | 輔仁大學 |
系所名稱 | 法律學系 |
舊系所名稱 | |
學號 | 487666205 |
研究生(中) | 洪挺梧 |
研究生(英) | HUNG TING WU |
論文名稱(中) | 現物出資之研究 |
論文名稱(英) | Research of contribution other than cash |
其他題名 | |
指導教授(中) | 李欽賢 |
指導教授(英) | |
校內全文開放日期 | 不公開 |
校外全文開放日期 | 不公開 |
全文不開放理由 | |
電子全文送交國圖. | 同意 |
國圖全文開放日期. | 2007.04.13 |
檔案說明 | 電子全文 |
電子全文 | 01 |
學位類別 |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 94 |
出版年 | |
語文別 | 中文 |
關鍵字(中) | 現物出資
出資標的
出資範圍
公司法
章程記載 |
關鍵字(英) |
|
摘要(中) | 民國90年11月12日總統令公布公司法第12次修正後之新法,其大幅度之修法內容使公司組織運作、資本結構及資金供給、經營架構調整、行政監督、成本精簡及效率提升等等,以去管制化及促進公司經營活性化為基本方針,大刀闊斧更動了原本與實務脫節的規範內容,其中對於增修現物出資之部分規定,更是引起學者不少的爭議。
現物出資和金錢出資並列,都是社會的資金集中的機構即股份公司資本的形成,並擔負重要的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儘管就現物出資而言,同時具有危險性及重要性,但是從正面觀之,不難發現現物出資制度的採用,其實是一項精心的作品。但是,對現物出資問題點的研究,國內學者甚少論及於此。就現物出資的問題,是否已經全都有解決的方法?又就現在的經濟社會而言,就現物出資是否已經不會產生任何的問題?是否不只有單純表面化的問題?似有加以研究之必要。
在全部關於股份公司的現代立法之中,可以發現日本商法就現物出資法條規定嚴格的規則,這是因為從過去的歷史觀之,有許多弊病的發生都是因為現物出資所引起;而日本於平成17年7月26日以法律第86號新制定之公司法,已將公司的相關規定從商法中獨立出來,惟其尚未施行,且該法就現物出資部分雖與現行商法規定差異不大,是本文依日本現行商法之規定,並輔以新制定之公司法(尚未施行)之規定,從比較法之角度,就現物出資之主體、標的範圍、估價、監督及履行等可能出現之問題,作一比較分析。
本論文名為「現物出資之研究」,計分7章,凡十萬餘言,本文內容計148頁,茲將各章要旨略述於下:
第一章 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並將本文之研究範圍限定在「股份有限公司」上,最後再略述本論文之研究方法。
第二章 說明現物出資之意義及現物出資與資本原則有何關係,何以對於現金出資與現物出資,公司法設有不同之規範。
第三章 就我國公司法及日本商法於公司設立時、發行新股時,對於現物出資法規範之必要性、現物出資事項是否應記載於公司章程上、得為現物出資之主體是否應加以限制等事項之異同。
第四章 得成為現物出資標的之種類,就我國公司法之法解釋上究有無限制,修法前後其範圍究為如何,與日本商法或歐美法之規定有何異同,其優缺點為何。
第五章 我國現物出資制度之現狀有何缺點,現物出資標的應如何為適正之評價及如何之監督機制,始能防止弊端之發生;日本商法對於現物出資標的之評價及監督機制為何,是否能有效防止以現物出資時,弊端之發生。
第六章 現物出資應如何履行,其履行之時點、方式及內容是否應有明確之規制,我國公司法之規定是否完備,實務操作上是否易生糾紛,日本商法就此部分有何規範,與我國公司法之規定有何異同或優劣。
第七章 綜合上開各章所提及之問題,就本文之論點,提出所以為之見解及就我國公司法現行之規制,提出建議,以供爾後修法之參考。
|
摘要(英) |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序說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現物出資之緒論 5
第一節 前言 5
第二節 現物出資之意義 6
第三節 現物出資與資本原則之關係 7
第一項 序說 7
第二項 資本三原則 8
第三項 現物出資與資本原則之關係 13
第四項 小結 14
第四節 結語 16
第三章 公司法對於現物出資之規範 17
第一節 前言 17
第二節 公司法對現物出資規範之必要性 18
第三節 公司設立時之現物出資 19
第一項 序說 19
第二項 我國法 20
第一款 章程、認股書關於現物出資之記載 20
第一目 發起設立時 21
第二目 募集設立時 21
第二款 出資之主體 22
第一目 發起設立時 22
第二目 募集設立 22
第三項 日本法 23
第一款 章程、認股書關於現物出資之記載 23
第一目 發起設立時 23
第二目 募集設立 25
第二款 出資之主體 25
第四項 小結 26
第四節 公司發行新股時之現物出資 27
第一項 序說 27
第二項 我國法 28
第一款 認股書之記載 28
第一目 公開發行新股 28
第二目 不公開發行新股 28
第二款 出資之主體 29
第一目 公開發行時 29
第二目 不公開發行時 30
第三項 日本法 31
第一款 章程之記載 31
第二款 出資之主體 32
第四項 小結 32
第五節 結語 34
第四章 現物出資標的之範圍 35
第一節 前言 35
第二節 我國法 36
第一項 序說 36
第二項 公司事業所需財產 37
第三項 對公司之貨幣債權 39
第四項 公司所需之技術 40
第一款 公司法90年修正前 40
第二款 公司法90年修正後 44
第五項 公司所需之商譽 46
第六項 小結 47
第三節 日本法 48
第一項 序說 48
第二項 通說及檢討 49
第三項 現物出資之要件 52
第四項 小結 57
第四節 歐、美法 57
第一項 歐盟公司法第二號指令 57
第二項 德國股份有限公司法 58
第三項 美國公司法 61
第四項 小結 64
第五節 結語 64
第五章 現物出資標的之估價與監督 66
第一節 前言 66
第二節 現物出資標的之估價 67
第一項 序說 67
第二項 我國對於現物出資之估價 69
第一款 現物出資制度的現狀和問題點 69
第二款 估價之方法 71
第三項 日本法對於現物出資之估價 72
第四項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公報 73
第五項 現物出資估價方法之提出與分析 74
第六項 小結 82
第三節 現物出資之監督 83
第一項 序說 83
第二項 我國法 84
第一款 序說 84
第二款 現物出資之調查 85
第一目 公司設立時 85
第二目 發行新股時 87
第三款 發起人、董事之責任 88
第四款 小結 90
第三項 日本法 93
第一款 序? 93
第二款 關於檢查人制度 95
第一目 發起設立時 95
第二目 募集設立時 99
第三目 發行新股時 99
第三款 法院、創立會之變更處分 100
第四款 關於董事及監察人的調查 102
第五款 董事、發起人及估價人之補充責任 103
第一目 序說 104
第二目 發起人、董事之繳納擔保責任 104
第三目 為現物出資證明、鑑定評價人的責任 106
第四目 小結 107
第四節 德國法 109
第五節 結語 111
第六章 現物出資之履行 116
第一節 前言 116
第二節 我國之規範 116
第一項 序說 116
第二項 給付之時期及內容 117
第一款 給付之時期 117
第一目 發起設立時 117
第二目 募集設立時 118
第三目 發行新股時 118
第二款 給付之內容 118
第三項 不履行出資之法律效果 119
第一款 公司設立時 119
第一目 發起人 119
第二目 應募人 120
第三目 股東 121
第二款 發行新股時 122
第四項 小結 122
第三節 日本之規範 123
第一項 序說 123
第二項 給付的時期及內容 124
第一款 給付的時期 124
第二款 給付的內容 124
第三項 不履行出資之法律效果 127
第四項 小結 133
第四節 結語 134
第七章 結論 135
參考文獻 143
|
參考文獻 | 甲、書藉著作
壹、中文書籍:
一、 李欽賢著,論股份有限公司之設立,輔仁大學法律系辦公室,68年4月。
二、 王文宇著,新公司與企業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1月初版第1刷。
三、 王文宇著,公司法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10月初版第1刷。
四、 王文宇、王仁宏、王志誠、王泰詮、余雪明、林仁光、林國全、柯芳枝、黃銘傑、曾宛如、賴源河、梁宇賢、劉連煜合著,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3月2版第1刷。
五、 王志誠著,公司分割之立法取向與課題,「企業及證券市場法規」系列座談會第一場。
六、 王志誠著,企業併購法律規範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81 年1月。
七、 王麗玉著,公司法專題研究,吳茂根發行,華泰圖書文物公司總經銷,80年4月初版。
八、 林?榮著,公司法要詮,三民書局,80年10月。
九、 施智謀著,公司法,三民書局,80年7月校訂版。
十、 柯芳枝著,公司法論,三民書局,民國82 年。
十一、 柯芳枝著,法國公司法上公司分割制度之研究,公司法專題研究。
十二、 柯芳枝著,公司法論(上),三民書局,2004年3月修正版。
十三、 梁宇賢著,公司法論,三民書局,2003年11月。
十四、 陳連順著,公司法精義,陳連順出版,2004年10月修訂4版。
十五、 曾宛如著,股份有限公司資本三原則之檢討,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 所碩士論文,80年6月。
十六、 劉俊良著,公司分割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十七、 劉連煜譯,美國商業模範公司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4年版,83年2月初版一刷。
十八、 鄭玉波著,劉連煜增定,公司法,三民書局出版,增定六版。
十九、 賴英照著,公司法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編 印,83年3月4刷。
二十、 黨國宏著,資本維持觀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73年1月。
貳、外文書籍:
一、 上柳克郎、鴻常 夫、竹?昭夫代表編集,新版注??社法(2)株式?社の設立§§165?198,發行者:江草忠敬,株式?社有斐閣發行,昭和60年12月25日初版第1刷發行,平成13年9月30日初版第9刷發行。ISBN4-641-01672-0.
二、 上柳克郎、鴻常 夫、竹?昭夫代表編集,新版注??社法(7)新株の?行§§208の2?280の18,發行者:江草忠敬,株式?社有斐閣發行,昭和62年4月10日初版第1刷發行,平成14年3月30日初版第10刷發行。ISBN4-641-01677-1.
三、 上柳克郎、鴻常 夫、竹?昭夫代表編集,新版注??社法(1)株式?社の設立§§52?164,發行者:江草忠敬,株式?社有斐閣發行,昭和60年9月10日初版第1刷發行,平成13年11月30日初版第9刷發行。ISBN4-641-01671-2.
四、 大隅健一郎=今井宏合著,新版?社法論上,株式?社有斐閣發行,昭和55年。
五、 大塚市助著,「株主の出資義務」講座Ⅱ。
六、 小町谷操三=菅原菊志合著,商法講義?社卷1,株式?社有斐閣發行,昭和43年,
七、 小野秀誠著,危?負?の研究-?務契約と危?負?,發行者:大石 進;發行所:株式?社日本評論社,1995年8月10日第1版第1刷發行。ISBN4-535-51022-9.
八、 小橋一郎著,?社法【改訂版】,發行者:阿部耕一,發行所:株式?社成文堂,昭和62年11月10日初版1刷,平成3年10月20日改訂版第1刷發行。ISBN4-7923-2185-9.
九、 加藤良三、池田尚志、吉田 直合著,株式?社法の理論1,發行者:山本時男,發行所:中央??社,平成6年6月10日初版發行,1994。ISBN4-502-73013-0 C3032.
十、 田中耕太郎著,?社法概論(上、下),岩波書店發行,昭和30年。
十一、 田中誠二著,再全訂?社法詳論上,勁草書房發行,昭和57年。
十二、 田中誠二、堀口 ?、川村正幸共著,新版商法(十一全訂版),發行者:千倉孝,發行所:千倉書房,平成12年3月10日十一全訂,112版。ISBN4-8051-0780-4.
十三、 石井照久著,註解株式?社法Ⅰ,勁草書房發行,昭和28年。
十四、 石井照久=鴻常夫合著,?社法第1?,勁草書房發行,昭和52年。
十五、 平出慶道,株式?社の設立,株式?社有斐閣,昭和42年。
十六、 伊?孝平著,註解新?社法,法文社發行,昭和25年。
十七、 志村治美著,現物出資の研究,發行者:江草忠允,發行所:株式?社有斐閣,昭和50年4月20日初版第一刷發行,昭和五十年八月二十日初版第二刷發行。ISBN4-3032-034940-8611
十八、 於保不二雄著,債??論[新版][法律?全集],昭和47年。
十九、 松本烝治著,日本?社法論,?松堂發行,昭和4年。
二十、 松田二郎著,?社法概論,岩波書店,昭和43年。
二十一、 松田二郎=鈴木忠一合著,?解株式?社法(上),弘文堂發行,昭和26。
二十二、 倉?康一郎、?島孝康合?,判例ハンドツク商法?則、?社法,株式?社日本評論社發行,1996年7月15日第1版第1刷。ISBN4-535-00818-3.
二十三、 株加藤良三、吉田 直、田中裕明合著,株式?社法の理論2,發行者:山本時男,發行所:中央??社,平成7年11月15日初版發行,1995年。ISBN4-502-74343-7 C3032.
二十四、 野津務著,新公司法概論,昭和26年。
二十五、 新田孝二著,危?負?と危?配分,發行者:今井 貴,發行所:信山社出版株式?社,1998年(平成10年)7月30日第1版第1刷發行。ISBN4-7972-1664-6 C3332.
二十六、 鈴木竹雄、石井照久合著,改正株式?社法解?,日本評論社發行,昭和26年。
二十七、 鈴木竹雄=竹?昭夫合著,?社法[法律?全集],有斐閣發行,昭和56年。
二十八、 ?方正雄著,改正?社法?1,有斐閣發行,昭和27年。
二十九、 ?永真生著,リ-ガルマインド?社法【第4版】,株式?社有斐閣發行,1999年10月30日,第4版第1刷發行。ISBN4-641-13218-6.
乙、期刊著作
一、 方嘉麟,論資本三原則理論體系之內在矛盾,政大法學評論,第59期,87年6月。
二、 王文宇、林仁光,公司資本制度與股票面額之研究,月旦法學,第73期,90年6月。
三、 王文宇,「何種財產得為公司出資之標的?」,月旦法學雜誌,2002年1月,第80期。
四、 王雅慧,專訪資誠會計師事務所陳一芳會計師,實用稅務,2004年5月,
五、 林仁光,資本維持原則之重新檢視,臺灣本土法學,第33期,2002年4月。
六、 林柄滄,從資本維持理論之必要性談公司法資本公積之濫用,會計研究月刊,第162期,88年5月。
七、 施建州,「由真實出資原則看技術出資於公司法上之定位」,萬國法律第135期,2004年6月。
八、 高靜遠,技術作價之公司登記實務解析,萬國法律第135期,2004年6月。
九、 陳峰富,公司無形資產與鑑價機制之研究(下),司法周?,1135期,92年5月28日。
十、 陳峰富,公司無形資產與鑑價機制之研究(上),司法周?,1134期,92年5月21日。
十一、 陳祖玉,論我國股份有限公司資本制度之類型及相關法條之修訂,法令月刊,第35卷9期,73年9月。
十二、 馮震宇,技術入股政策與課稅爭議平議,萬國法律第135期,2004、6。
十三、 劉連煜,票面金額股與無票面金額股,軍法專刊,第43卷4期,86年4月。
丙、網路資料:
一、 陳銘仁,以債作股之探討,www.ntpu.edu.tw/law/paper/05/2001a /9071504a.pdf。
二、 陳譓伊著,為企業瘦身---淺論公司分割制度。
|
論文頁數 | 148 |
附註 | |
全文點閱次數 | |
資料建置時間 | |
轉檔日期 | |
全文檔存取記錄 | |
異動記錄 | M admin Y2008.M7.D3 23:18 61.59.16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