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編號 | 6412 |
狀態 | NC094FJU00194022 |
助教查核 | |
索書號 | |
學校名稱 | 輔仁大學 |
系所名稱 | 法律學系 |
舊系所名稱 | |
學號 | 491665075 |
研究生(中) | 林士毓 |
研究生(英) | Shih Yu Lin |
論文名稱(中) | 軍隊懲罰法制之研究-兼論我國陸海空軍懲罰法修法方向 |
論文名稱(英) | Research of legal system that the army punishes - A Study on the Amendment Process in “Act of Punishment of the Armed Forces” |
其他題名 | |
指導教授(中) | 吳志光 |
指導教授(英) | Chin Kuang Wu |
校內全文開放日期 | 不公開 |
校外全文開放日期 | 不公開 |
全文不開放理由 | |
電子全文送交國圖. | 同意 |
國圖全文開放日期. | 2006.07.11 |
檔案說明 | 電子全文 |
電子全文 | 01 |
學位類別 |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 94 |
出版年 | |
語文別 | 中文 |
關鍵字(中) | 軍隊、懲罰原理、軍事勤務關係、軍人義務、統帥權運行、行政效能確保、危害防止原則、熱爐法則、紀律秩序、基本權程序保障、正當法律原則、適� |
關鍵字(英) | |
摘要(中) | 憲法所揭櫫之法治及尊重人權原理,無論在任何情形下,限制人民基本權程序之發動均須有正當性(due process),而軍事事務行政已非昔日為維護軍紀或貫徹統帥權之目的,可恣意地行使,其在法治國的原則下,仍須遵循憲法及法律的原理原則而運行。
但是探究軍隊組織的功能,係提供可受支配的武力,藉以防衛社會實體,而組織成員乃從事戰鬥行為或其他軍事任務之武職公務員,所以在組織程序及作用運行上,須講求指揮、控制與準則之效率;又世界各國軍隊組織的共通架構表現,均有明確及嚴格的上下從屬及領導統御等層級形式,其目的係為防止前述高度軍事利益遭受危害,非但在內部安全與秩序的紀律維持上,均強調危害防止及組織效能的落實,使軍事指揮權與賞罰權合一,對於違法失職的軍人,更是運用法制化的統治權作用,予以改變其身分或財產上權益之懲戒效果,藉以貫徹確保統帥權及軍令的執行。
然而軍隊內部無論是維護軍事勤務秩序所為「撤職、記過、降級、罰薪、申誡」等懲戒處分,或維持一般軍事紀律,對於違反兵役義務所為有關「檢束、管訓、悔過、罰勤、禁閉、禁足、罰站」等紀律處罰行為,均對軍人之服公職、財產權及人身自由權產生輕重不等的影響,尤其後者紀律處罰部分,更是限制軍人人身自由之基本權,軍人權利之保障取就於處罰程序的正義,所以懲罰行政行為更應當注意程序行使之手段、目的及價值取向的正當性。本文共分七章,簡旨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闡述全文之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全文論述架構。
第二章:探討軍隊的意義,並按我國軍隊的特性,以學理來界定國家、軍隊及軍人三者在法律上之關係,依此闡明國家公權力與軍人權利及義務等範疇概念。
第三章:探討軍隊懲罰權、危害防止原則、行政效能等原理,在防止高度軍事利益的危害原則及兼顧行政效能下,分析我國軍隊統帥權行使與危害防止、組織效能特性之關聯,藉以研究軍隊組織體內部有關紀律罰的理論基礎;其次,再以國家對其所屬公務員統治及專門職業組織紀律之特性,以及闡明行政罰及刑事罰之界線及分野,釐清行政罰的處罰極限,藉以衡量現行軍隊內部秩序行政對於軍人過犯「撤職、記過、降級、罰薪、申誡、檢束、管訓、悔過、罰勤、禁閉、禁足、罰站」等紀律罰種類、程序行使等價值取向。
第四章:從我國實定法制、理論學說及實務見解,來論述現行行政罰範疇內憲法及法律原則之適用,藉以探討正當法律程序的理論基礎及實務運用,來衡量行政權及人權的利益價值。
第五章:針對美國、德國及日本軍隊(含自衛隊)在其內部紀律處罰之實定法制,作分析比較,並兼論中共人民解放軍於後期因應軍事事務革命制定的「紀律條令」等相關懲罰法制,一改集權領軍的刻板印象,甚至部分程序符合民主國家的要求,故藉以比較彼此殊異,相互參考。
第六章:分析我國(台灣)軍隊懲罰之現況,取同與美國、德國、中共軍隊及日本自衛隊性質的軍隊懲罰之內部秩序行政運作制度,以及就我國軍隊組織效能與內國相關懲罰法制的理論基礎,作綜合檢討比較,並評析國內行政機關所提之版本,最後歸納適合我國軍隊懲罰的制度方向,作為參考。
第七章:結論則就前揭分析比較所得之結果,提供建構「以軍人基本權之程序保障為指導基礎的軍隊內部秩序行政程序發動機制」,並能確保軍事行政效能,及程序瑕疵救濟途徑的陸海空軍懲罰法修法原則。
|
摘要(英) |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緒論……………………………………………………………………5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5
第二節 研究的方法………………………………………………………6
第三節 研究範圍…………………………………………………………7
第四節 本文架構…………………………………………………………8
第二章 軍隊概念……………………………………………………………10
第一節 軍隊定義…………………………………………………………10
第一項 軍隊的組織及功能…………………………………………11
第二項 軍隊在國家體系中的定位…………………………………13
第二節 國家、軍隊、軍人三方關係在法制上的意義………………15
第一項 特別權力關係…………………………………………15
第二項 特別法律關係……………………………………………15
第三章 軍隊的懲罰………………………………………………………17
第一節 懲罰原理………………………………………………………17
第一項 軍事勤務關係及軍人義務…………………………………17
第二項 統帥權運行-軍事指揮權與賞罰權合一…………………22
第三項 行政效能確保、危害防止原則及熱爐法則…………………24
第一款 行政效能確保……………………………………………24
第二款 危害防止原則……………………………………………27
第三款 熱爐法則…………………………………………………29
第二節 紀律秩序………………………………………………………31
第一項 公務員紀律秩序之處罰-司法懲戒、行政懲處…………31
第二項 專門職業團體紀律秩序之處罰-懲戒罰、行政罰、紀律罰33
第三項 行政法上義務之違反-行政秩序罰………………………35
第三節 行政罰與刑事罰之關係…………………………………………38
第一項 行政罰與刑事罰的傳統概念緣起與理論基礎……………38
第二項 行政罰與刑事罰的懲罰界線範圍…………………………39
第四節 小結……………………………………………………………43
第四章 軍隊懲罰所涉及之基本權程序保障與正當法律程序………………45
第一節 基本權程序保障…………………………………………………45
第一項 基本權的內涵以及與人性尊嚴、正義之關係………………46
第二項 基本權的功能及程序保障…………………………………49
第三項 軍隊懲罰之限制基本權範圍………………………………52
第二節 正當法律程序…………………………………………………52
第一項 正當法律程序的意涵及種類……………………………53
第二項 最低要求的正當法律程序保障……………………………55
第三項 我國憲法上正當法律程序條款的確認……………………57
第四項 行政程序的正當法律程序內涵……………………………68
第五章 美國、德國、日本(自衛隊)、中共軍隊懲罰法制之考察與比較…71
第一節 美國軍隊懲罰法制……………………………………………71
第二節 德國軍隊懲罰法制……………………………………………76
第三節 日本自衛隊懲罰法制…………………………………………80
第四節 中共人民解放軍懲罰法制……………………………………84
第五節 綜合評析…………………………………………………………92
第六章 我國軍隊懲罰法制之現況與檢討建議………………………97
第一節 我國軍隊懲罰法制之現況………………………………97
第一項 陸海空軍懲罰法…………………………………………97
第二項 公務員懲戒法………………………………………………100
第三項 救濟途徑……………………………………………………100
第二節 我國軍隊懲罰制度之檢討建議………………………………102
第一項 我國軍隊現行懲罰制度的檢討……………………………103
第一款 理論及實務部分……………………………………103
第二款 行政院版本修法方向之評析…………………………105
第二項 法制的建議………………………………………………110
第一款 無人身自由權限制之法制建議………………………112
第二款 有人身自由權限制之法制建議………………………119
第七章 結論…………………………………………………………………122
附錄:
附錄一:節錄美國統一軍法典(Uniform Code of Military Justice)部分條文及中譯文………………………………………………………………………126
附錄二:節錄自衛隊法(昭和二十九年六月九日法律第百六十五?)、自衛隊法施行規則(昭和二十九年六月三十日?理府令第四十?)、自衛隊法施行令(昭和二十九年六月三十日政令第百七十九?)、行政不服審?法(昭和三十七年九月十五日法律第百六十?)、行政事件訴訟法(昭和三十七年五月十六日法律第百三十九?)等部分條文及中譯文………………145
附錄三:節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國民眾解放軍紀律條令等部分條文……………………………………………………………………………157
附錄四:「行政院95年3月15日第2982次院會決議通過核定之陸海空軍懲罰法修正草案(取自立法院95年3月29日院總第1781號-政府提案第10492號第六屆第三會期第七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159
參考文獻……………………………………………………………………165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壹、 中文文獻
一、 書籍部分:
1. 吳志光,行政法講義,台北市,2005年修訂四版。
2. 吳庚著,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書局,民國92年10月增訂八版二刷。
3. 陳新民,軍事憲法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初版一刷。
4.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作者自版,民國90年1月四版。
5. 陳新民,法治國家論,法治國家論,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4月一版,。
6. 劉孔中, 陳新民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2年出版。
7. 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臺北市,元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8. 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行政,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市,元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初版第1刷。
9. 城仲模,行政法之基礎理論,台北市,三民書局,1991年。
10. 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臺北市,三民書局,民國86年。
11. 翁岳生,行政法,臺北市,翰蘆圖書股分有限公司,2000年。
12. 法治斌、董保成著,中華民國憲法,國立空中大學編印,台北縣,民國86年9月修訂再版。
13. 顏厥安等,當代公法新論(上、中、下),台北市,元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出版。
14. 湯德宗,權力分立新論,臺北市,元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出版。
15.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市,元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二版第1刷
16. 劉宗德,行政法之基本原理,台北市,學林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初版。
17. 葉俊榮著,環境行政的正當法律程序,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1997年11月再版,。
18. 蔡文斌著,考銓行政與正當法律程序,臺北市,學林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初版。
19. 楊戊龍著,正當法律程序與文官工作權保障 : 美國聯邦公務員工作權利救濟理論與實務,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8月初版。
20. 洪文玲著,行政調查與法之制約,台北,學知出版事業股分有限公司,1998年初版。
21. 陸潤康,美國聯邦憲法論,台北市,法治建設基金會,民國90年2月增訂三版,
22. 洪家殷,行政秩序罰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7年2月初版一刷
23. 羅傳賢,立法程序與技術,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
24. 李震山,警察任務法論,高雄市,登文書局,民國87年增訂四版。
25. 楊永年等,警察學總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90年初版。
26. 蔡志方,行政救濟法,台北市,元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二版。
27. 張甘妹著,刑事政策,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2年4月修訂三版。
28. 丁道源著,刑事政策,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初版。
29. 褚劍鴻著,刑事訴訟法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2001年四次修訂版。
30. 林山田著,刑罰學,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6月修訂版第二次印刷。
31. 林山田著,刑法的革新,臺北市,學林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初版。
32. 林山田、林東茂著,犯罪學,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4年8月增訂初版。
33. 林山田著,刑事訴訟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三版。
34. 林山田著,刑事法論叢,臺北市,臺灣大學法學院圖書部,1997年再版。
35. 林山田著,刑事程序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五版。
36. 林山田著,刑法通論,臺北市,自版,2000年增訂七版。
37. 林鈺雄著,刑事訴訟法,臺北市,元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2004年四版 。
38. 柯耀程,變動中的刑法思想,嘉義縣民雄鄉,自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總經銷,2001年修訂二版 。
39. 黃榮堅著,刑罰的極限,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初版第2刷。
40. 陳秉章、陳信木合著,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二刷。
41. 謝添富、趙晞華,新修正軍事審判法釋論,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3年9月初版。
42. 蔡蔭恩,中美司法制度之比較,中華大典編印會,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0年4月初版。。
43. 朱文溥,美國軍法發展史與現行制度,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8年出版。
44. 安風雄、邱伯浩、張彥之、羅慶生,軍事學導論,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
45. 張山新主編,軍事法學,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46. 刁榮華著,軍法法令判解彙編,臺北市,漢林出版社,民國68年初版。
47. 楊東錄主編,軍隊刑事偵查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民國91年第一版 。
48. 包熙迪、夏藍合著、李明譯,執行力,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3年第一版。
49. Eeith E.Boon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美國陸軍軍官手冊(army officer’s guide),中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50. Eeith E.Boon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美國陸軍士官手冊(NCO Guide),中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51. 俞正山著,武裝衝突法,中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8月2刷。
52.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著,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冊,東華書局,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民國78年十三版。
53. Karl Larenz作、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5年初版。
54. 楊仁壽著,法學方法論,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初版。
55. 雷敦龢註,「英國大憲章今註」,輔仁大學若望保祿二世和平研究中心,2002年。
56. 傅柯(譯名)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8月修訂一刷。
57. 盧雪昆著,意志與自由-康德道德哲學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6年4月。
58. 楊茂龍著,正當法律程序與文官工作權保障,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8月初版。
59. 李建良著,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台北市,學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出版。
60. 李佑標等著,軍事法學原理,北京市,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61. Robert G.. Vaughn著,湯德宗譯,美國公務員之懲戒及1978年文官改革法之適用,憲政思潮74期,民國75年6月。
62. John Rawls著,黃丘隆譯,正義論,台北市,結構群文化公司,民國97年10月出版,
63. Scholler、李震山合著,警察法案例評釋,高雄市,登文書局,民國77年初版。
64. Scholl/Schloer合著、李震山譯,德國警察與秩序法原理,高雄市,登文書局,1995年第二版。
65. 休茲(Rupert Schloz) [講],德國軍事法專題講座輯錄,台北市,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民國91年初版。
66. 契薩里?貝加利亞(Cesare Becaria) 貝加利亞/李茂生著,犯罪與刑罰,臺北市,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民國82年第一版。
二、期刊論文部分
1. 吳志光,專門職業人員之懲戒與正當法律程序,當代公法新論(中),元照出版社,頁463-496。
2. 吳志光,論不服行政機關程序行為之救濟,律師雜誌第二六三期,九十年八月,頁17-31。
3. 吳志光著,德國大學學生會的制度規範,社會文化學報第7期,1998年12月,頁147-169。
4. 吳志光著,基本權之種類與內涵-平等權,資料來源取自於輔仁大學法律學院數位法律中心網站之電子全文http://fju.lawbank.com.tw/index.asp,檢索日期94年8月31日。
5. 蔡震榮,行政罰制度之研究,當代公法新論(中),元照出版社,頁207-234。
6. 蔡震榮,行政聽證與警察處分,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8期,民國90年7月,頁35-63。
7. 蔡震榮,警察之即時強制,警學叢刊第31卷第4期,民國90年1月,頁57-79。
8. 蔡震榮,行政法罰草案評析,月旦法學雜誌雜誌第111期,2004年8月,頁9-20。
9. 陳愛娥,法律原則作為行政法的法源,收錄於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憲法體制與行政法第2冊,民國87年,33以下。
10. 陳愛娥,行政院版「行政罰法草案」關於對象之規定方式的檢討,月旦法學雜誌雜誌第111期,2004年8月,頁34-43。
11. 葉俊榮,美國最高法院與正當法律程序-雙階結構與利益衡量理論的演變與檢討,收錄於焦與鎧主編,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例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台北市,1995年初版。
12. 黃俊杰,防衛憲法之研究,法學叢刊第一七三期,民國88年1月,頁68-96。
13. 李震山,人性尊嚴之憲法意義,收於氐著《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台北市,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
14. 李震山,德國警察制度之探討,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六卷第二期,1991年9月,頁16-29。
15. 李震山,論行政管束與人身自由之保障,警政學報第26期,民國84年1月,頁1-30。
16. 李震山,警察與秩序機關電子資料之蒐集,警學叢刊24卷4期,民國83年6月,頁305-324。
17. 李震山,對警察處分與裁量在內容上之要求,警學叢刊25卷1期,民國83年9月,頁203-216。
18. 李震山著,基本權之衝突,月旦法學雜誌雜誌第一期,1995年5月,頁60-61。
19. 張嘉尹,基本理論、基本權功能與基本權客觀面向,當代公法新論(上),元照出版社,頁29?70。
20. 何賴傑,正當法律原則-刑事訴訟法上一個新的法律原則,憲政時代第二十五卷第四期,頁33-53。
21. 康順興,為「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先驅判決喝采--最高法院八十七臺上字第四0二五號判決評析,司法周刊,民國90年1月3日,頁2-3。
22. 康順興,行政執行法中警察管束類型化之探討,警學叢刊,民國88年11月,頁255-273。
23. 林明鏘,信賴保護與程序保障,台灣本土法學第11期,民國89年6月,頁138-143。
24. 林山田,論正當法律程序原則,軍法專刊第四十五卷第四期,民國88年4月,頁1-7。
25. 林山田,論刑事程序原則,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民國88年1月,頁65-140。
26. 林昱梅著,德國營業法之危害防止措施及行政救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年11月出版,頁293-324。
27. 吳庚著,法律解釋學初探,法令月刊第四十四卷第九期,民國82年9月,頁3-6。
28. 楊雲驊,基本權各論基礎講座(8)--憲法上正當法律程序之保障,法學講座第24期,民國92年12月,頁1-11。
29. 蔡秀卿,行政程序價值體系,萬國法律第118期,民國90年8月,頁18-24。
30. 蔡茂寅,比例原則的界線與問題性,月旦法學雜誌雜誌第59期,民國89年4月,頁30-31。
31. 蔡茂寅,稅法與行政秩序罰之關係,月旦法學雜誌雜誌第23期,西元1997年4月,頁37-41。
32. 蔡達智,警察臨檢之正當法律程序,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6期,民國89年3月,頁203-225。
33. 胡清竣,搜索之正當法律程序,警光雜誌第550期,民國91年5月,頁55-59。
34. 洪文玲,美國行政調查法制之研究,警學叢刊25卷4期,民國84年6月,頁151-169。
35. 蔡庭榕,論公務人事處分之正當程序--以警察人員之特殊功績晉階及免職處分為例,警學叢刊第31卷第4期,民國90年1月,頁181-205。
36. 李建良,論人民服公職之權利與公務員懲處制度--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一號解釋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64期,民國89年12月,頁33-61。
37. 李建良,永續發展與國家責任,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46期,民國89年6月,頁79-112。
38. 李建良,論行政強制執行之執行方法,政大法學評論第63期,民國89年6月,頁163-201。
39. 李建良著,論行政程序法與正當法律程序-初論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目的與規範內涵,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之內涵與落實學術研討會,憲政時代第二十五卷第三期,民國89年1月,頁3-26。
40. 尤啟南,從憲法基本權觀點論我國公務員之懲戒責任,警學叢刊第31卷第3期,民國89年11月,頁271-324。
41. 王銘勇,憲法之刑事訴訟正當法律程序上,新竹律師會刊第5卷第1期,民國89年4月,頁17-30。
42. 王銘勇,憲法之刑事訴訟正當法律程序下,新竹律師會刊第5卷第2期,民國89年1月,頁4-11。
43. 賴文恭,論公務員應遵守正當法律程序之作為,考銓季刊第19期,民國88年7月,頁76-92。
44. 史慶璞,淺論「毒樹腐理論」在我國之適用價值,司法周刊第915期,民國88年2月3日,頁2。
45. 游伯欽,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正當法律程序」之解釋理論,立法院院聞第25卷第2期,民國86年2月,頁43-62。
46. 蔡進良,憲法上「公平聽審權」於行政程序中之適用--以歐洲人權公約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第70期,民國91年6月,頁1-51。
47. 洪家殷,行政罰中一事不二罰原則之適用,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8期,民國93年5月,頁139-145。
48. 洪家殷,行政院版「行政罰法草案」有關處罰種類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雜誌第111期,2004年8月,頁21-33。
49. 洪家殷,論行政秩序罰之概念及其與刑罰之界線,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九卷第二期,民國85年8月,頁77-110。
50. 洪家殷,現行法上常見行政秩序罰種類之檢討,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十卷第一期,民國86年1月,頁25-77。
51. 洪家殷,九十一年行政法院裁判之檢討—行政秩序罰部分,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五十一期,2003年10月,頁118-149。
52. 洪家殷,行政院版「行政罰法草案」評析(上),法學講座第二十三期,2003年11月,頁25-30。
53. 洪家殷,行政院版「行政罰法草案」評析(下),法學講座第二十四期,2003年12月,頁25-33。
54. 洪家殷,九十二年行政法院裁判之檢討—行政秩序罰部分,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六十四期,2004年11月,頁119-146。
55. 陳通和,論預防性警察活動之情報蒐集--以德、日為中心,警政論叢第3期,民國92年12月,頁179-211。
56. 邱伯浩,軍事警察學範疇與研究方法初探,憲兵學術半年刊第57期,民國92年9月,頁56-66。
57. 陳重見,憲兵勤務法源之探討--論憲兵司法警察與軍事警察,憲兵學術半年刊第55期,民國91年9月,頁79-95。
58. 法治斌,憲法、行政法雙響炮下之警察臨檢,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3期,民國91年4月,頁79-84。
59. 王兆鵬,臨檢與行政搜索,月旦法學雜誌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頁151-165。
60. 許義寶,論警察命令與行政程序法之施行,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6期,民國90年8月,頁195-219。
61. 許義寶,淺探警察國賠實務案例,警學叢刊第31卷第3期,民國89年11月,頁249-270。
62. 陳景發著,論行政調查及犯罪調查,警大法學論叢第三期,民國87年3月,頁127-151。
63. 許文義,論警察蒐集、處理與保護個人資料之關係及其法律基礎,警學叢刊第25卷2期,民國83年12月,頁205-236。
64. 羅傳賢,程序正義與行政程序法,月旦法學雜誌第八十五期,民國91年6月,頁61-74。
65. 羅傳賢,程序正義與行政程序法,立法院院聞第三十卷第六期,民國91年6月,頁65-78。
66. 蕭文生,自程序與組織觀點論基本權之保障,憲政時代第二十五卷第三期,民國89年1月,頁27-54。
67. 湯德宗,論行政程序的正當程序,月旦法學雜誌雜誌第五十五期,1999年12月,頁152-170。
68. 許宗力,基本權程序保障功能的最新發展-評司法院釋字第四八八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雜誌第五十四期,1999年12月,頁153-160。
69. 陳清秀,論特別權力關係之行政救濟(上),植根雜誌第八卷第二期,民國81年2月,頁68以下。
70. 高愈杰,論行政執行之拘提管收(上、中、下),司法周刊,第1096、1097、1098期,民國91年8月21日、民國91年8月28日、民國91年9月4日 ,頁2、頁2、頁3。
71. 劉宗德,日本行政調查權制度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五十二期,民國83年12月,頁111-142。
72. 王立達,我國行政調查制度之法制化,憲政時代第二十四卷第四期,民國88年4月,頁57-82。
73. 鄭昆山,從「法治國原則」論集會遊行刑事罰之「行政從屬性」--兼論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四四五號解釋,律師雜誌第222期,民國87年3月,頁15-32。
74. 盧欽滄,租稅刑事罰之理論與實務,稅務會計第26卷第27期,民國86年6月,頁4-11。
75. 鄭昆山、李如桂,從國民主權法理,論兩岸關係之刑事罰,東海學報第36卷第5期,民國84年7月,頁237-262。
76. 黃俊杰,憲法之軍人權利與軍隊派遣,當代公法新論(上),元照出版社,頁307-330。
77. 李麒,德國軍人法之研究-以義務為中心兼論我國軍人法之立法方向,當代公法新論(上),元照出版社,頁331-364。
78. 李麒,由憲法平等權之研究軍人之基本權保障,第二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3年3月,頁45-57。
79. 李麒,中德軍人懲戒制度之比較研究 (上、下), 司法周刊,第1029、1030期,民國90年5月2日、民國90年5月9日,頁3、頁2-3。
80. 李麒,中日軍人懲戒(罰)制度之比較研究,軍法專刊,第50卷第10期,民國93年10月,頁32-40。
81. 韓毓傑,軍中人權及其具體內容之研究,軍法專刊43卷9期,民國86年9月,頁23-39。
82. 韓毓傑,基本權拋棄之一項法理分析-從耶林所著為法律奮鬥一書談起,軍法專刊第39卷12期,民國82年12月,頁20-24。
83. 高愈杰,現役軍人之懲戒制度上、下,軍法專刊第39卷2、3期,民國82年2、3月,頁10以下。
84. 林欽榮,紀律管理的重要性,人事管理35卷4期,民國87年4月,頁4-13。
85. 李瑞典,兩岸軍事懲罰之法制介紹暨比較,軍法專刊51卷8期,民國94年8月,頁22-45。
86. 李俊增,公民投票之理論與實踐,憲政時代第二十三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六年七月,頁35-52。
87. 程明修著,論行政目的,收錄於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6年7月初版,頁1-70。
88. 洪松輝、洪陸訓著,軍事領導與軍事管理,復興崗學報78期,民國92年,頁287-314。
89. 邱文智著,從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釋憲判例論軍人的司法審判權,復興崗學報77期,民國92年出版,頁201-218。
90. 蔡朝安、洪紹書著,「美國統一軍法典」1948年修正增訂條款(上、中、下),軍法專刊第38卷第2、3、4期,民國84年2、3、4月,頁41-53、30-41、33-42。
三、學位論文:
1. 汪宗仁撰,從法治主義論警察權之行使,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1月。
2. 詹益龍,我國公務人員人事行政行為程序保障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2月。
3. 廖慶裕,論日本憲法第三十一條「法律正當程序之保障」,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8月。
4. 李易璋,論效能原則與行政執行制度之關係,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1月。
5. 朱宜忠,軍人基本權保障及其法理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1月。
6. 陳冠仲,美國憲法『正當法律程序』原則與刑事偵審制度-以任意性自白為例,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2月。
7. 張新岳,從正當法律程序論酒醉駕車之取締程序,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8. 許寶仲,論公務員人事行政行為之正當法律程序-以警察人員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5月。
9. 張培璵,陸海空軍懲罰法及其施行細則合憲性之探討,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1月。
10. 吳俊毅,從正當法律程序觀點論海洋污染之管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11. 蔡進良,行政程序中之正當法律程序-憲法規範論,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2年1月。
12. 曾國昌,從警察權之行使論基本人權之保障,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1月。
13. 李長錦,警察一作為之行政裁量,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8月。
14. 周明志,警察偵查犯罪權限初探--以人權保障與治安維護為考量,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15. 陳信伍,行政調查之研究-以其與刑事偵查程序之轉換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5月。
16. 羅正南,國家緊急狀態中軍隊使用之研究-以九二一震災事件為中心,國防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1月。
17. 林倩如,國防法第三十二條之研究-以「安全調查」為中心,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3月。
18. 丁柱國,論禁閉懲處之正當法律程序,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2月。
19. 梁少康,國防機關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研究-以該法第三條第三項第一款「軍事行為」為中心,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2月。
20. 張必祥,論國防機密事務之行政調查,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2月。
21. 曾國華,軍隊動用法制之研究,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3月。
22. 李麒,軍事勤務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7年1月。
23. 周元浙,國防行政與國家責任,政治作戰學校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年5月。
24. 翁振明,論人事行政行為事前程序之保障,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1月。
25. 吳文城,論我國程序之基本權及其所形成之程序保障体系,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1月。
26. 徐傑輝,秩序行政與行政秩序罰,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1月。
27. 楊文蘭,警察與秩序法上的責任人,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4月。
28. 曾淑英,國家危害防止任務分配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29. 許登南,士兵禁閉懲罰合憲性之探討,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30. 廖經綸,我國公務員懲戒制度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9月。
31. 朱宜忠,軍人基本權保障及其法理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1月。
32. 李中強,文武職公務員行政責任之研究,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1月。
33. 林錫興,論行政懲罰與行政救濟--以現役軍人與公務員之比較為中心,國防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3月。
34. 謝涵機,我國現行警察人員獎懲制度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2月。
35. 蘇靖雅,從公務員懲戒及懲處之救濟論公務員權利之保障,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3月。
36. 林燦都,論我國法官懲戒制度-從現行法制及其興革出發,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1月。
37. 李惠丹,我國公務人員懲戒與懲處之研究--以公務員懲戒法修正草案為中心,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1月。
38. 許寶仲,論公務員人事行政行為之正當法律程序─以警察人員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5月。
39. 王立言,軍人義務之研究,國防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1月。
40. 邱英鵬,現役軍人之懲罰與行政救濟,國防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2月。
41. 戴紹章,我國公務人員行政與懲戒責任的關聯性及整合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1月。
42. 吳天惠,我國公務員懲戒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6年2月。
43. 殷嘉宏,論我國公務員行政責任法制應有之改革方向,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44. 蔡月秋,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析,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10月。
45. 林國民,論公務人員不利益處分之救濟程序,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1月。
46. 尤啟南,從憲法基本權建構我國公務員之懲戒制度-兼論保障警察人員不受恣意免職處分之權利,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8月。
47. 陳正烈,替代役實施條例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1月。
48. 李昊陞,我國兵役替代役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11月。
49. 郭德厚,基本義務之研究---憲法第十九條的反思,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1月。
50. 黃俊凱,環境行政之實效性確保,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11月。
51. 趙晞華,我國軍事犯罪之立法與演進,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5月。
七、 其他
2. 李震山著,司法對警察行政行為審查問題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民國87年。
3. 廖義男計劃主持,林山田協同主持,行政不法行為制裁規定之研究-行政秩序罰法草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執行,1990年。
4. 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院(1999),「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之內涵與落實」學術研討會,嘉義。
5. 專案主持人周元浙、共同主持人吳志光、翁曉玲等,國防部人力司92年專案研究計畫「軍人過犯懲罰之研究-以人身自由限制為中心」。
6. 計畫主持人段重民,國防部軍法局委託研究計畫「世界各主要國家有關軍事刑法之比較研究」,民國85年5月30日。
7. 國防部93年國防報告書。
8. 國防部軍法司編,軍法法令彙編,民國93年8月出版。
9. 國防部91、94年軍紀維護實施規定。
10. 國防部93年9月13日修正之「國軍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暨審議作業實施要點」。
11. 國防部部長李傑於2005年2月22日「國防部94年春節記者聯誼會致詞」。
12. 行政院95年3月15日第2982次院會決議通過核定之「陸海空軍懲罰法修正草案及總說明」,參閱立法院95年3月29日院總第1781號-政府提案第10492號第六屆第三會期第七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13. 行政院92年7月11日院臺法字第0920087790號函請立法院審議「行政罰法草案」之第1條說明,立法院第五屆第四會期第三次會議(院總第989號、政府提案第9218號)議決案關係文書。
14. 法務部88年11月24日(88) 法檢字第004334號函。
15. 司法院五十四年十二月十日(54)院台(參)字第803號函。
16. 司法院94年11月23日院台廳行二字第0940025681號函送「公務員懲戒法修正草案總說明暨條文」
17. 司法院釋字第162、187、201、236、243、262、265、266、295、298、300、312、323、338、362、368、372、378、380、392、396、407、418、439、430、436、445、446、450、460、465、467、483、485、490、491、499、517、550、552、554、563、567、573、574、582、585、586、588、594、603號解釋。
18. 中國民眾解放軍紀律條令。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20. 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軍報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http://www.jfjb.com.cn/。
21. 我國國防部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http://www.mnd.gov.tw/。
22. 我國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http://law.moj.gov.tw/。
23. 我國立法院國會圖書館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http://npl.ly.gov.tw/do/www/homePage。
24. 我國司法院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http://www.judicial.gov.tw/。
25. 我國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庫http://nw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26. 輔仁大學法律學院數位法律中心網站之電子資料http://fju.lawbank.com.tw/index.asp。
貳、 外文資料
一、 日文部分:
1. 大江志乃夫著,統帥?,日本評論社,1990年6月10日第1版第3刷發行。
2. 梅木崇著,公務員やさしい行政法,日本東京,日本加除出版株式?社,平成元年11月20日發行。
3. 杉村敏正著,防衛法,日本東京,有斐閣株式?社,1968年初版第11刷。
4. 雄川一郎、?野宏、園部逸夫著,現代行政法大系第9卷,日本東京,有斐閣株式?社,昭和63年3月30日初版第2刷。
5. 藤田嗣雄,明治軍制,信山社,1992年2月一版一刷。
6. 室井力著,特別權力關係論,日本東京,勁草書房,1985年11月15日第6刷。
7. 熊本信夫,警察的概念,收錄於成田賴明編【行政法的爭點】,有斐閣,平成二年五月(1990)。
8. 關根謙一,警察的概念和警察的任務(二),收錄於警察學論集第三十四卷第四號。
9. 田中二郎氏著,要說行政法,弘文堂,平成4年5月(1992)。
10. 城正憲「情報收集活動」石川達紘編『刑事裁判實務大系第10卷警察』(清林書院、1993年)。
11. 尾高朝雄著,實定法秩序論,東京都,岩波出版社,昭和44年出版。
12. 中野登美雄著,統帥?の?立,有斐閣株式?社,昭和9年。
13. 中野登美雄著,?防体制法の研究,理想社,昭和20年。
14. 藤田嗣雄著,軍隊と自由,河出書房,昭和28年。
15. 日本?憲法(昭和二十一年十一月三日憲法)。
16. 自衛隊員倫理規程(平成十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政令第百七十三?)。
17. 自衛隊員倫理審??令(平成十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政令第百七十四?)。
18. 自衛隊員倫理法(平成十一年八月十三日法律第百三十?)。
19. 自衛隊法(昭和二十九年六月九日法律第百六十五?)。
20. 自衛隊法施行規則(昭和二十九年六月三十日?理府令第四十?)。
21. 自衛隊法施行令(昭和二十九年六月三十日政令第百七十九?)。
22. 行政不服審?法(昭和三十七年九月十五日法律第百六十?)。
23. 行政事件訴訟法(昭和三十七年五月十六日法律第百三十九?)。
24. 警察官職務執行法(昭和二十三年七月十二日法律第百三十六?)
25. ?閣府設置法(平成十一年七月十六日法律第八十九?)。
26. 日本總務省「法令デ?タ提供システム」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庫http://law.e-gov.go.jp/cgi-bin/idxsearch.cgi。
27. 日本總務省行政管理局「電子政府の?合?口」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庫http://www.e-gov.go.jp/。
28. 日本防衛廳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http://www.jda.go.jp/。
29. 日本最高裁判所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庫http://www.courts.go.jp/index.htm。
二、 英文部分:
1. Black's Law Dictionary,GARNER, BRYAN A./ ED,BAKER & TAYLOR, INC,2004。
2.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國憲法)。
3. Cases and Codes : U.S. Code : TITLE 10.(美國法典第10編)。
4. uniform code of military justice(統一軍法典)。
5. Field Manual,FM22-11(美國陸軍野戰教範)。
6. Manual for Courts-Martial, United States(軍事法庭手冊)。
7. 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聯邦證據規則)。
8. 美國findlaw官方網站之電子資料庫http://lp.findlaw.com/。
9. Magna Carta 1215英國大憲章美國耶魯大學之電子資料,http://www.yale.edu/lawweb/avalon/medieval/magframe.htm。
|
論文頁數 | 186 |
附註 | |
全文點閱次數 | |
資料建置時間 | |
轉檔日期 | |
全文檔存取記錄 | |
異動記錄 | M admin Y2008.M7.D3 23:18 61.59.16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