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
學術資源網

記錄編號6417
狀態NC094FJU00194028
助教查核
索書號
學校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舊系所名稱
學號487666255
研究生(中)賴家柔
研究生(英)Chia Jou Lai
論文名稱(中)著作權仲介團體紛爭解決制度之研究—以使用報酬紛爭為中心
論文名稱(英)A Study of A Proper Disputes Mechanism for Copyright Collective Administration-focus on the issue of royalty rate machanism
其他題名
指導教授(中)張懿云
指導教授(英)
校內全文開放日期
校外全文開放日期
全文不開放理由
電子全文送交國圖.
國圖全文開放日期.
檔案說明
電子全文
學位類別碩士
畢業學年度94
出版年
語文別中文
關鍵字(中)著作權仲介團體 使用報酬爭議
關鍵字(英)Copyright Collective Administration Royalty rate machanism
摘要(中)集中管理乃基於權利保護立場所生,同時可因應利用人需求,提供簡易迅速授權手續。而一健全的著作權之集中管理制度,有賴於有效的著作權集中管理之紛爭解決機制,而該等紛爭多集中於對利用人及著作權人關係最密切之使用報酬費率。我國關於著作權仲介團體條例廢除使用報酬審議之修正草案,由於使用報酬得否經由自由市場長期之檢驗或者完善之著作權紛爭解決機制來調整,仍有疑義,所以目前立法論尚有未定。如暫不以廢除使用報酬審議制為前提,現行之紛爭解決機構-著作權審議及調解委員會及其相關運作規定是否為適格之處理機關?我國未來著作權紛爭解決機構其樣貌為何?尤其考量到未來可能廢除使用報酬審議制之情形下,應賦予其何種效力,方得達成主管機關刪除審議制之美意?本研究欲就先進國家已歷經多次修改之制度中,找尋可供我國修法參考之可行制度。 本文第一章為導論,介紹本文之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範圍;第二章則就著作權集體管理之制度與起源定義作一介紹並藉由現行多數著作權集體管理之型態之類型釐清著作權集體管理之概念;第三章就日本、美國及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法制與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現行法制作一介紹﹔第四章進一步針對美日及我國的著作權紛爭處理機制做說明,並就目前我國所面臨之問題加以說明;第五章欲透過對主要國家有關著作權爭議解決機制的作法及替代性紛爭解決機制之介紹,進一步予以分析、檢討,提出我國制度設計之參考。第六章為結論,提出我國未來著作權集體管理之紛爭解決機制之建議及廢除使用報酬相應之配套措施。
摘要(英)
論文目次簡 目 第一章 導論 9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11 第三節 本文架構 12 第二章 著作權集中管理概說 14 第一節 定義與制度起源 14 第二節 著作權集中管理團體之類型 18 第三章 日本 、美國及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法制與實務運作概況 25 第一節 日本 25 第二節 美國 59 第三節 我國現行法制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現況 69 第四節 小結 90 第四章 美、日、台灣現行使用報酬紛爭解決制度 92 第一節 著作權之目的暨著作權使用報酬紛爭之性質 92 第二節 日本現行爭議解決制度 96 第三節 美國現行爭議解決制度 125 第四節 我國現行現行爭議解決制度 158 第五章 使用報酬紛爭解決手段之分析 176 第一節 我國特設解決手段之必要 176 第二節 我國著作權爭議解決機制改革之研析 18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90 詳 目 第一章 導論 9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11 第三節 本文架構 12 第二章 著作權集中管理概說 14 第一節 定義與制度起源 14 第一項 背景與制度起源 14 第二項 定義 15 第三項 必要性 17 第二節 著作權集中管理團體之類型 18 第一項 依獨占或競爭之程度區分 18 第二項 依著作權人得否自由選擇權利管理之程度區分 20 第一款 著作權人得自由選擇權利管理之方式 20 第二款 法律規定須以集體管理之方式方能實行權利 20 第一目 追及權(droit de suite) 20 第二目 對影印重製得主張之權利(reprographic reproduction rights) 20 第三目 對私人錄製得主張之權利 (rights concerned by home taping) 21 第三款 法律規定須由特定集體管理團體實行權利 21 第三項 依單一類型著作管理或多重領域著作管理區分 22 第四項 小結 24 第三章 日本 、美國及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法制與實務運作概況 25 第一節 日本 25 第一項 日本著作權集體管理相關法制 25 第一款 法制沿革 25 第二款 商業用錄音物二次使用報酬等之指定團體制度 26 第一目 制度說明 26 第二目 關於二次使用報酬之數額 27 第一目 制度說明 27 第二目 補償金數額之決定 28 第三目 補償金之分配 28 第二項 著作權等管理事業法 29 第一款 概說暨舊著作權仲介業務法 29 第二款 立法目的與規制範疇 31 第三款、管理事業者之義務 32 第一目 管理委託契約之規制 32 第二目 使用報酬規程之規制 34 第三目 禁止拒絕授權利用 42 第四目 資訊提供義務 42 第五目 財務報表等之備置與提供閱覽義務 43 第四款、主管機關之監督 43 第一目 命為業務或財產狀況報告與到場檢查 44 第二目 業務改善命令 44 第三目 撤銷登記、停業命令 45 第三項 日本著作權仲介團體現況 48 第一款 修法後之實況 48 第二款JASRAC之因應 53 第一目 JASRAC 簡介 53 第二目、新法施行之因應措施 53 第四項 著作權等管理法實施之檢討 55 第二節 美國 59 第一項 著作權管理團體概說 59 第二項 ASCAP 59 第一款 設立沿革 59 第二款 授權類型 60 第一目 一般授權 61 第二目 新媒體及網路授權 62 第三目 對公開播送者之授權 63 第一、無線電廣播電台所為之授權 64 第二、對電視台所為之授權 65 第三、無線與衛星電視授權 66 第三款 權利金之分配 66 第一目 音樂公開播演紀錄之調查 66 第二目 權利金分配制度 67 第三目 權利金分配期間 68 第三節 我國現行法制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現況 69 第一項 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法制-著作權仲介團體條例 69 第一款 著作權仲介團體法制化之立法起源 69 第二款 著作權仲介團體之設立 71 第一目 著作權仲介團體之組成 71 第二目 著作權仲介團體之成立採許可登記制 71 第三款 著作權仲介團體與關係人之權利義務 72 第一目 著作權仲介團體與會員之關係 72 第一、 會員權利與義務 72 第二、著作權仲介團體權利義務 74 第二目 著作權仲介團體與利用人間之關係 75 第一 利用人之權利義務 75 第二 著作權仲介團體權利義務 76 第二項 我國仲團現狀 77 第二項 第三項 我國現行制度之檢討 82 第一目 管理著作之類別 82 第一目 專屬授權 83 第二目 個人管理之可能 84 第一目 著作財權目錄查閱方式及內容備查之修訂 87 第二目 利用人資訊提供義務 90 第四節 小結 90 第四章 美、日、台灣現行使用報酬紛爭解決制度 92 第一節 著作權之目的暨著作權使用報酬紛爭之性質 92 第一項 公益性 93 第二項 專業性 93 第三項 迅速解決之必要性 94 第二節 日本現行爭議解決制度 96 第一項 概說 96 第二項 使用報酬之決定 96 第一款 法制上之規定 97 第二款 作成使用報酬規程須留意之事項 100 第三款 使用報酬規程申報與實施禁止期間 102 第三項 著作權法中之爭議解決機制 104 第四項 著作權等管理事業法之協議裁定制度 105 第一款 法制上的規定 105 第一目 使用報酬規程之協議制度 106 第二目 使用報酬規程時之裁定制度 108 第三目 裁定所引發的行政爭訟 109 第二款 指定管理事業者指定之實務運作 110 第三款 利用人團體與利用人代表之實務運作 115 第四款 文化審議會諮詢 117 第五款 紛爭類型與對應方法 119 第六款 一般管理事業者 123 第五項 小結 124 第三節 美國現行爭議解決制度 125 第一項 合意判決 125 第一款 合意判決的沿革及內容 125 第一目 合意判決的性質 125 第二目 合意判決 ( 1940 ) 126 第三目 補充之合意判決( Amended Final Judgment,1950 ) 126 第五目 二次補充之合意判決( AFJ2 2001) 128 第二款 ASCAP同意判決之有關合理費用之決定 130 第二項 合意判決外實務上之見解 132 第一款 概括授權契約 132 第一目ASCAP v. CBS案(1979) 132 第二目 ASCAP與BUFFALO地方電視台案(1984) 133 第二款 關於費率爭議 134 第三款 小結 135 第三項 著作權爭議解決機構 135 第一款 著作權權利金法庭 136 第一目 組織 136 第二目 功能 137 第三目 運作方式 137 第二款 著作權權利金仲裁小組 138 第一目 組織 139 第二目 運作方式 139 第三款 著作權權利金法官 140 第一目 功能 141 第二目 組織 144 第一、成員資格 144 第二、任職期間 144 第三、獨立性 144 第四、不衝突條款 145 第五、行為守則 145 第三目 程序發動之條件 145 第二、程序發動時期 146 第四目 CRJ運作程序 148 第二、程序 150 第三、CRJ的決定 154 第四、救濟途徑 156 第五、費用 157 第四項 小結 157 第四節 我國現行現行爭議解決制度 158 第一款 使用報酬率審議之目的 158 第二款 著作權審議及調解委員會 159 第一目 設立依據 159 第二目 組織 160 第三目 功能及任務 161 第四目 救濟途徑 162 第二項 使用報酬率審議廢除之爭議 162 第一款 著作權法82條之修改 162 第二款 現行使用報酬審議之現狀 163 第一目 單軌制授權 163 第二目 審議三原則 165 第一、審查方式 165 第二、經審議通過之使用報酬率之生效時點 165 第三、對於審議通過使用報酬率之救濟機制 166 第三目 小結 166 第三項 現行紛爭解決機制 167 第一款 著作權審議及調解委員會調解之法源依據及調解程序 167 第二款 調解之程序 167 第三款 調解的效力 168 第一目、調解不成立 168 第二目、調解成立 170 第一、著作權專責機關與法院對於調解之處置 170 第二、調解之效力 170 第三、提起調解無效或撤銷訴訟 171 第四款 現行制度之缺失 171 第一目、欠缺審議作業相應機制及程序 171 第二目、審議機關管轄事項太廣且定性不清 172 第三目、現行著作權爭議調解辦法無法有效解決使用報酬率之爭議 173 第四目、欠缺使用報酬審議刪除後之配套措施 174 第五章 使用報酬紛爭解決手段之分析 176 第一節 我國特設解決手段之必要 176 第一項 日美使用報酬紛爭解決機制與我國制度之比較 177 第一款 日本 177 第二款 美國 178 第二項 替代性紛爭解決制度 179 第一款 斡旋 179 第二款 調解 180 第三款 仲裁 180 第四款 裁定 180 第五款 小結 181 第三項 評析與小結 184 第二節 我國著作權爭議解決機制改革之研析 186 第一項 爭議裁決之發動 187 第二項 爭議裁決機構管轄範圍 187 第三項 強制協商先行,致力於當事人合意之達成 188 第四項 舉證責任之分配 189 第五項 爭議機構裁決之效力及救濟途徑 189 第六項 專家諮詢之運用 19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90
參考文獻中文參考資料 王銘勇,著作鄰接權之研究,新竹律師會刊第二卷第二期,1997 年4 月 杜瑋,美國反托辣斯執行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1980年6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編,各國公平交易法相關法規彙編,1993年 李明錦,我國著作權仲介團體使用報酬率決定機制之研究,,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李明德、許超著「著作權法」,第207頁,法律出版社(中國),2003年8月第一版 陳柏如,數位時代著作權集體管理之研究,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1 月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頁17以下,三民書局,1996年 陳錦全、陳乃瑜著,日本著作權等管理事業法制與實務之研究,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委託,2004年12月 章忠信,著作權仲介業務條例簡述,月旦法學,34期,1988年3月 章忠信,八十八年一月一日以後的著作權仲介團體新去向,1988年6月,http://www.copyrightnote.org/develop/de025.html。 章忠信,九十年著作權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概述,智慧財產權月刊,2001 年12 月 章忠信,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條例有關著作權規範之建議,2005年7月,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4&act=read&id=149 黃銘傑,日本著作權仲介團體之發展及現狀,載於經濟部主要國家經貿分析月刊2000年11月號 黃銘傑著,著作權仲裁機制之研究,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委辦, 2001年9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編印著作權法,2004年10月 楊崇森等,仲裁法新論,中華民國仲裁協會,1999年 楊康,美國音樂播送權概括授權與反托拉斯法半世紀恩怨情仇初探,資訊法務透析,1999 年4 月 葉文博,多媒體素材授權問題之解決建立完善的著作權管理體制,資訊法務透析,1994年3月 葉文博,著作權仲介團體之會員對於授權利用契約之影響-兼論對著作權仲介團體條例草案之立法建議,資訊法務透析,1997 年6 月 葉文博,著作權集體管理及其立法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6 月 葉茂林,國際組織關於著作權集體管理實務之相關文獻研究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委託,民國93年12月 蔡明誠,洪麗玲,黃中慧,程明仁,多媒體著作權仲介團體規範之研究,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委託,1996 年6 月 蔡明誠、陳建基等,音樂著作之保護與利用研究計劃,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委辦,2001年12月 劉孔中,論德國著作權仲介團體之管理法制及對我國之啟發,經濟部主要國家經貿分析月刊,2000年11月 蕭雄淋,新著作權法逐條釋義 (二),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蕭雄淋,新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三),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 年 蔡明誠,陳柏如,「國際著作權仲介團體制度之研究」,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委託,2003 年6 月 羅明通,著作權法論,2000 年 英文參考資料 Copyright Royalty and Distribution Reform Act of 2004,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Cost Estimate, October 15, 2004。 Connie C. Davis, Copyright and Antitrust: The Effects of the Digital Performance Rights in Sound Recordings Act of 1995 in Foreign Markets, p.425, http://www.law.indiana.edu/fclj/pubs/v52/no2/tdavis.pdf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The Copyright Royalty and Distribution Reform Act of 2004, Robin Jeweler Legislative Attorney, American Law Division, December 16, 2004 DAVID SINACORE-GUINN, COLLECTIVE ADMINISTRATION OF COPYRIGHTS AND NEIGHBORING RIGHTS ─INTERNATIONAL PRACTICES,PROCEDURE,AND ORGANIZATION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3 Fara Daun, The Content Shop: Toward an EconomicLegal Structure for Clearing and Licensing MultimediaA Content, Loyola of Los Angeles Law Review, 30 Loy. L.A. L. Rev. 215, Nov. 1996 Jane C. Ginsburg, Putting Cars on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Authors, Exploiters, and Copyright in Cyberspace, The Columbia Law Review, 95 Colum. L. Rev. 1466, Oct. 1995 Jay M. Fujitani, Controlling the Market Power of Performing Rights Societies: An Administrative Subsitute for Antitrust Regulation, 72 California Law Review John D. Shuff & Geoffrey T. Holtz, Copyright Tensions in a Digital Age, Akron Law Review, 34 Akron L. Rev. 555, 2001 Melville B. Nimmr, Nimmer on Copyright 239-40,1996. Mike Mills, First To Go Under “Reinvention” May Be Copyright Panel,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Weekly Report, October 9, 1993. Turner D. Madden, RE: Comments to the Proposed Second Amended Final Judgement i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 American Society of Composers, Authors, and Publishers; Civil Action No. 41-1395(WCC), http://www.iaam.org/Industry_News/ASCAP_Comments.htm , 2000 Robert Schmidt, Death of One Federal Agency─ a Cautionary Tale for other Closings, American Lawyer Media, L.P., January 25, 1994. WIPO,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2002 WIPO , Collective Administration of Copyright and Neighboring Rights ( Study on , and advi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collective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s ) 1990 日文參考資料 小林秀之,「知的財產紛爭と仲裁(上)─WIPO仲裁センタ?の設立に關連して」,頁10-12,NBL558號,1994 田村善之,著作權法概說,頁426-430,有斐閣,1998 作花文雄,詳解著作權法,頁372-373,ぎょうせい,2005。 荒竹純一,著作權等管理事業法詳細解說,http://www.netlaw.co.jp/kaisei/index.html 清野正哉,解說著作權等管理事業法,中央經濟社,2001 著作權法令研究會編,逐條解說著作權等管理事業法,有斐閣,2001 齊藤博,著作權法,有斐閣,2000 年,3 月,頁183 鄉治友孝、著作權等管理事業法の解說(前編)、コピライト、vol. 40、no. 477, 2001年1月, 鄉治友孝、著作權等管理事業法の解說(後編), コピライト, vol. 40, no. 478, 2001年2月 日本文化廳,管理委託契約約款について,http://www.bunka.go.jp/english/8/6/VIII-6-C-i-5.html 文化廳著作權審議會權利集團管理小委員會專門部會,「著作?審議??利の集中管理小委員??門部?—中間まとめ—」,1999年7月http://www.cric.or.jp/houkoku/h11_7/h11_7a.html 文化廳著作權審議會權利集團管理小委員會專門部會,著作權審議會權利の集中管理小委員會報告書の概要,2000年1月,http://www.monbu.go.jp/singi/chosaku/00000298 文化廳著作權審議會權利集團管理小委員會專門部會,著作?審議??利の集中管理小委員?報告書,2001年1月, http://www.cric.or.jp/houkoku/h12_1b/h12_1b.html 日本文化廳,「使用料規程について--表現例について」,http://www.bunka.go.jp/english/8/6/VIII-6-C-ii-5.html
論文頁數196
附註
全文點閱次數
資料建置時間
轉檔日期
全文檔存取記錄
異動記錄M admin Y2008.M7.D3 23:18 61.59.161.35